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幼小衔接”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快乐指数、幸福指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幼小衔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幼小衔接”是“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启蒙性的关照,它顺应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在需求。基于“幼小衔接”的数学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版课标要求“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课程“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即“三化”)契合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然而,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幼小衔接中还需厘清“三化”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教学中不能只为简单迎合儿童的喜好,而要帮助他们学习进阶,促进思维发展才是衔接的关键。因而,要把课程设计中的“三化”与核心素养无缝对接,共生共融。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比以往更加强调学科教学的幼小衔接。语文教学幼小衔接的实质是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适应性问题。语文教学幼小衔接期可分为“渴望期、压力期、适应期、自信期”四个阶段。衔接期学生语文学习心理辅导有共性化辅导和个性化辅导策略。衔接期语文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涵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主要通过具体衔接策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的主旨是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而幼小衔接又要求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以便幼儿能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因此,有不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未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开展教学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助推儿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意义显著。目前,很少从“共同体”的视角来研究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依据“共同体”的视角,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合作共同体”的创设、“实践共同体”的生成三个层面,针对幼小衔接联合教研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期为优化幼小衔接的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俊豪 《知识文库》2023,(13):41-43
<正>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做好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探究,找到正确的幼小衔接工作方向,解决当下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教师主要的工作目标。本文从当下幼小衔接教学工作入手,先简要阐述了“双减”政策给幼小衔接带来了哪些指导作用,之后对“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开展策略予以讨论,希望能够推动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幼小衔接是一项关键性教育工作,因为其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观念以及他们的小学生活状态。为了让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们始终致力于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但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这让幼小衔接工作进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周雪  肖雅兰 《四川教育》2023,(18):24-25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在情感、环境、习惯、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过渡与适应。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盐途四季”,推动幼小间科学衔接、自然过渡、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8.
幼小衔接教育是当前学前教育中的焦点问题。教师应通过加强对幼儿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以及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升入小学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确保其能健康快乐地学习。本文在传统幼小衔接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重点,并提出优化课程目标与活动内容;创设氛围,搭建趣味课堂;加强素养培养;接触小学,让幼儿对小学产生期待等解决对策,以期构建幼小衔接的教育新样态,增强区域性幼小衔接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幼儿园超前学习,一年级教学进度快、教学要求高,这些都成为当前幼小衔接的难点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提出要“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想促使幼小语言教学平稳过渡,正确开启小学语文学习之旅,学习内容整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关键要素。本文尝试以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学和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板块为基础,设计学习任务群,助力幼小平稳衔接。  相似文献   

10.
林香妹 《新教师》2023,(2):63-64
<正>“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向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过渡,它关系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将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明确要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11.
有些村级小学里存在着“幼小复式”的编班形式,即把学前班年龄的幼儿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编在一个班里,进行复式教学。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分属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处在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是有差异的,所以其教育任务、方法、手段等不尽相同。学前教育通过多种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而学校教育则通过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向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要按时完成作业,进行考试,并有升留级制度。因此“幼小复式”教学会给幼儿教育带来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教学时间延长。为了便于管理,在“幼小复式”班里,两个年龄段的孩子使用统一的作息时间表,每节课是40分钟。上课时间过长会使幼儿产生焦虑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相似文献   

12.
葛康伟 《亚太教育》2022,(21):35-38
在新时期背景下,落实“走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原则,加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力度,提升幼小衔接教学能力,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教师要在具体工作中,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合理创新,整合具体课程内容,提升幼儿探究学习能力,养成良好课程学习习惯。幼儿园到小学的阶段,是幼儿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重要过程,是幼儿学习生涯开启的初步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与共性,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遵循《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内容,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准备工作,提升幼儿个人综合素质,为其快速适应幼小衔接生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张永娟 《小学生》2023,(10):139-141
语文课程向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幼小衔接”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语言能力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理念,有效培养“幼小衔接”儿童的语言能力,使儿童在倾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纵观几十年来日本“幼小衔接”课程演进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逐步明确“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作用;二是不断细化“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目标;三是不断深化“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四是不断丰富“幼小衔接”课程内涵。该课程旨在培养儿童积极融入周围环境和未来世界的情感、意志、态度、素质和能力,进而支持儿童逐步养成生存能力,开启积极乐观的学校生活,创造充盈丰润且灵动美好的童年生命姿态。日本的“幼小衔接”课程在其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儿童始于幼儿期游戏中的具身学习,强调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遵循儿童中心主义理念,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幼小衔接”课程框架,以保障儿童最大利益,支持儿童开创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我国治理“超前教”“强迫学”“小学化”式的“幼小衔接”现象,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课程改革,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方法论层面,均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幼小衔接是为了给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幼儿园、小学和家庭既要肩负责任,又要时刻谨记以“儿童为本”,教育教学措施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幼小衔接是一项“双向衔接”的系统工作,应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适应现状的分析,透视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合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6.
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是当前幼儿素质教育、幼教改革的课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搞好学前班教育,正确处理“幼小衔接”,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任务和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幼小衔接”是每个幼儿园大班都在进行的一项活动,它是孩子进入小学前必要的一项准备活动。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幼小衔接”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幼小衔接”问题长期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关注,近年来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小学是幼儿经过学前三年后另一个学习成长的重要起点,幼儿园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应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将“幼小衔接”的理念自然地融入课程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幼小衔接"阶段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规律,优化"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要基于学生起点,使教学目标"分解化";基于学生认知,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基于学生兴趣,使教学形式"游戏化",从而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高效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0.
幼小衔接是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幼小衔接是否顺利,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升入小学后的发展。在掌握幼小衔接期儿童具有可视化、感性化、生活化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异同,提出了幼小衔接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强化直观,搭建数学学习认知桥梁;注重渗透,丰富数学学习理解经验;关注表达,助力数学学习走向深入;启发思考,培育数学学习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