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男女两性素质,两性边界的模糊正是世界潮流的一个总体趋势,双性同体是一种对于人类最本质的窥破。只有男女气质的和谐相加才富于创造力,可以极大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在艺术中创造出超越现世的一切,使男女合一回归原始浑融、完满的境地,返回到最原始和谐平衡的状态,双性之美让人窒息又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的女性书写多表现为女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视角转化,并特别突出哀伤之感。通过与传统的女性书写比较可知,唐宋词的女性书写超越了传统的代言与模拟,具有一种阴阳和谐的双性之美。  相似文献   

3.
说“须”     
“须”字,金文小篆为描摹一人面部须发满布,显然,这是“须”字的本义,即胡须。在古人看来,二个成年男子是一定要有胡须的。因而,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凡是重要的男角必有长须;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男子也总有一部美髯。由于古人崇尚蓄胡须,一部美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等待的耐心。于是,“须”字就有“等待”之义。而“耐”字则从另一侧面显示了胡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安魂曲     
眼前的维也纳中央陵园,有着一种肃穆的美。“请问”,一个东方男子走过来,打断了我的思绪,“哪里是……”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婉约词派之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女词人。她把女性的柔婉美和男子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创立的“易安体”,独树一帜。她“才力华赡”,倜傥豪迈,词风隽永委婉,清新明丽,别有风致。她身上的倜傥丈夫之气,使她永远闪烁着奇异光彩。本文通过对李清照的个性特征,诗酒情缘和爱国情怀的观照,让人们对她身上流露出的丈夫之气,有更加精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个小故事 :有个凶手被押往刑场 ,路边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位太太说 :“他是一个强壮的、漂亮的、惹人喜欢的男子。”另一个观众便指责她 :“怎么 ?凶手还漂亮 ?怎么能说凶手漂亮呢 ?怎么能有这么丑恶的想法呢 ?”接着就上了纲 :“大概你自己也好不了多少 !”又一位观众补充说 :“说凶手漂亮 ,就是社会道德败坏的表现。”我们就借用这个小故事来谈谈人的美吧。那位太太说这位男子是“漂亮的、惹人喜欢的” ,是个美男子 ;另外两个观众对这种看法十分愤怒 ,认为这个男子既是凶手 ,就不能是漂亮的 ,或美的。这里实际上提出…  相似文献   

7.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的美     
语言要怎样才美?现有四种说法:一种认为朴素才美,朴素最美;一种认为要有“丰富的颜色”,华丽的语言才美;第三种观点从风格的角度立论,认为“朴素的文字”,“华丽的词藻”,都是美的,可以百花齐放;第四种看法认为语言的美包括“壮丽美,含蓄美,绚丽美,朴素美”,等等,是丰富多彩的。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到“美”的含义上来。这里说的“美”,显然是指它在  相似文献   

9.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倡导的是男尊女卑,对女性强调的是三从四德。封建经典《女诫)说:“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人卑而不高,弱而不强……盖女乃神道,以柔顺为主,卑弱者,女德之先务也。”在上述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多被写成是美丽而柔弱的。这些作品赞颂的是女性的娴淑贤惠,安份守节。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是男子的附庸。女子处于被遗弃、受凌辱的地位。也有一些作品写了女子的叛逆,但这些叛逆一般都有软弱性、妥协性和悲剧性。在上述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男强女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说到尼采,人们往往记起他的一句话:“当你和女人打交道时,不要忘了带鞭子。”尼采的确是以敌视女性著称的,不过他还有一句知名度不那么大的话却是至今值得人们深思的至理名言:“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这种父系文化审美意识的长期统治和历史积淀,给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虽然绝外非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但却都是清一色的美人胎子,这种美完全是由男子的性意向规定的.几乎都集中在男子的性心理满足上。父系文化观念力图把女性美纳入自己的价值系统之内,这种长期的单…  相似文献   

11.
自汉末以降,男性以阳刚为美的审美观逐渐出现一定的弱化,在糅合了原本为女性所特有的阴柔美等因素后,形成了以具有女子外貌特征的男子为美的审美观,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前人所论证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玄学的兴起"、"楚骚女神崇拜心理"、"庄子神人理想的追求"等方面固然有之,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无法接受现实,却又无力改变现实,同时又背负着改变现实的责任,最终在责任感和无力感的矛盾夹磨下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性审美变化,正是一种由需要担负社会责任的男子身份向其对立面——即不必担负责任的女子层面变异的结果,以此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弱点的价值     
《家教世界》2013,(10):43-43
英国肯特郡阿什福德市男子乔治-里普雷到美圜佛罗里达州旅游时被一只致命的“黑寡妇”毒蜘蛛咬了一口.然而幸运的是,由于乔治体重超过127公斤,身上全是肥肉,蜘蛛的毒液无法迅速扩散,从而使乔治得以“蛛口余生”,从死亡边缘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相似文献   

13.
骆霞 《文学教育(上)》2008,(13):134-135
自然,有自由发展之意。其字面上可解释为“本来的样子”。“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庄子在其《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学派当中伦理美学思想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孔子所谓的美是伦理道德化了的美,孔子所谓的艺术是伦理化道德了的艺术。“以仁为美”,“以和或以中庸为美”是孔子伦理美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这一思想贯穿渗透于儒家礼乐文化观及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及人与人的关系美之中,表现为多侧面、多层次又围绕一个轴心展开,进而通向“中和”、“和谐”的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王迅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1):23-25,43
徐志摩的诗是一个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等多重审美特征。全文仅仅就徐志摩诗歌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联系、诗美表现以及诗人创作的心理特征谈谈徐志摩诗歌的诗美特征之一———空灵美。  相似文献   

16.
“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梁启超)。这样,美便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即便是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在教育美学领域内属于实用  相似文献   

17.
新月诗派的格律化主张表现为对诗歌“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自觉探求,这是对于前期白话诗运动矫枉过正的反正,对于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1、“现实美”是美学家用以概括美的一种基本形态所造的术语,与“艺术美”相对称;其内涵是指社会生活、社会事物的美和自然事物的美。这个内涵与新闻的基本范畴相同一,但要说明的是,美学中“艺术美”,虽可成为新闻对象,但这里不单独标明,把它置于“社会事物”的概念之中。从美的形态来说,新闻美,属于现实美。新闻的现实美,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美。现实生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丰富  相似文献   

19.
苏叶散文论     
苏叶散文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人格美为其“骨”是核心层,情思美为其“气”是中间层,文体美为其“态”是外表层。  相似文献   

20.
“五四”是传统性爱观向现代性爱观转型的时期,现代性爱观的核心就是对女性的人格尊重,将“性”与“爱”紧密结合在一起。“五四”时期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描写性意识、性心理的作品,细读这些小说,我们会发现,现代作家普遍赋予女性以神圣的地位,甚至带有女性崇拜的意味,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男女两性地位的颠倒,男子的女性化特征,男子往往在性与爱两方面都处于被动软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