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民俗中的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酒化是中国酒化园地中的奇葩,体现着中华酒化的重要的审美特质和精神特质。本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渗透于陕北人婚嫁祝寿、丧葬蔡祀、节日庆典和饮食习俗中的酒化内涵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考查、引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陕北方言与陕北生活习俗关系密切。陕北独特的生活习俗孕育了个性色彩十分明显的陕北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折射出了陕北人在礼仪、饮食、服饰起居、岁时节令等方面独有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3.
路遥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无论是选材还是人物、无论是思想主旨还是艺术特色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养育他的陕北多土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从不同角度对陕北化在路遥性格、气质、学观、爱情观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中肯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化习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民族及其化习俗。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的道歉行为与道歉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歉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言语。章用社会语用学的方法阐述了道歉的定义、实施它的适合条件以及五种人们实施道歉行为所采用的策略,进而从中美跨化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语用因素,如相对权势、社会距离和行为冒犯程度等,对中关在道歉策略选择上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社会化因素。最后总结出,社会语用因素和道歉的实施方式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语用能力则是语言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化的不可分性,决定了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存在同化和异化之争。本从化人类学观点出发,探讨了英汉语言民族的历史化、习俗化和宗教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指出了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必须了解两种化,深刻理解两种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不仅在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在化意义上贴切、对等。本从地域化、习俗化、历史化和宗教化等方面,阐释了因中西化差异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一些棘手难症的种种表现,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商州地处秦岭山区、丹江上游,鄂、豫、陕交界地带,商州丧葬习俗的化底蕴非常深厚,既杂楚风又兼秦韵。本拟对其丧葬习俗进行一些挖掘和钩沉,并对一些当代人已经感到陌生的习俗化加以解读,其目的在于吸取精华,抛弃糟粕,为建设现代精神明服务。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是全国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是中国北方唯一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而建有护法靖国军的省份,陕西的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创造了西北和北方革命史上数个第一,陕甘边和陕北省两块苏维埃根据地为党中央提供了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新的革命大本营,在陕西发生的西安事变成为扭转中国时局的枢纽,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辉煌时期在陕北,新中国政权的雏形形成于陕北,中国民主革命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在陕北培育。陕西对于中国民主革命具有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禁忌化深深地植根于各国的本土化之中,体现着它们各自不同的化背景、社会心理和演变发展,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拟从禁忌化的特点及其分类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