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两位作家——路翎和阎连科,他们分别为现实主义带来了极具特色的"心理现实主义"和"神实主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两位作家比较的可能性为起点,探讨现实主义的流变及对当下文学的意义1。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的小说《受活》以极度荒诞的独特方式对身处现实与历史洪流中的人进行观照,揭示了社会对人规范性、人性在异化过程中的失落以及人类尴尬的生存状态与无处逃遁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唐人婚恋题材小说中的某些作品,弘扬了一种超越现实各种束缚的主观追求精神,这不仅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陶冶,而且还给人以人格的提升和审美的享受。其中两种模式——“心诚志坚”模式与“离魂追随”模式,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与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对后代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面对现实,很多人都带着美好的希望,但是获得的有时却是相反的结果。超越现实和幻想的分界线,你会发现奇迹。——题记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长期存在"现实"与"超越"的争论,只有从道德教育本质、教育目标以及价值分层中找到两者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德育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而从德育目标的张力、德育内容从对现实的适应到超越、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技术路径、克服二元论思维、赋予青少年德育情感化、肯定青少年道德教育主体价值等方面,推动德育现实性与超越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的文化思想经历了从"全盘西化"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同时倡导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最后的"中西融合"三个发展阶段,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体现了他从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到最后超越这二者的文化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7.
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涵义、理论原则入手,深入分析了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困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本体论问题上,在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方面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的创作充分利用了人的潜意识,在现实与荒诞之间透露了现代人的心灵秘密。从显意识与潜意识、意图与结果相反的深层心理学角度解读卡夫卡的作品,我们将透过纸背发现比“人的异化”等一般结论更为实质的东西。这一;或同样也反映在他叙事的风格和内容的反差上。卡夫卡对现代人心理现实的表现深度和独特技巧,使他和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等意识流小说大师一起,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从中学数学过渡到高等数学,我们会发现教材系统中的某些空白处需要填补。如超越函数中y=[f(x)]~(g(x))(f(x)>0),求y'时,要用到等式:In[f(x)]~(g(x))=g(x)·Inf(x)。众所周知,中学数学已知:r∈Q,有(log_a)b~r=r(log_a)b(b>0)那么,为什么成立呢?这无疑要在有理指数幂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定义无理指数幂。即对单调增加,且定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教师评价制度中文化因素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长期忽略,这严重影响了教师评价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以霍夫斯泰德(Hofstede)中国传统文化五个维度的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并指出融合和超越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能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教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这首诗所写的“梦”,素有两解。笔者以为诗仙有双重意象.这两重意象由诗人显性意识和潜隐意识的显隐而构成,又在“傲然卓立,不事权责”,“超越现实,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之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整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表现出宗族、家族整体主义和地区、集团整体主义,民族、国家整体主义,地球、人类整体主义等多种历史形态,并成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但集体主义原则与整体主义思想有着质的区别,这使得社会主义集体原则对早期整体主义思想有着无比的先进性,是种巨大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3.
在后殖民语境中比较学的中国学派有着多元化主义的主张和超越精神。本通过对萨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比较学中国学派的主张进行比较分析,力图进一步说明在全球化浪潮中比较学学科发展的趋向和生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自从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以来,历史就转化成了“世界历史”,任何民族都融进了世界历史的创造过程,并将最终造就出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现实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决定了它必须积极参与世界体系,积极融入世界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民族利益、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相反,建立在民族独特性基础上的“和而不同,多元一体,互谅互补,和平共处”正是人类应该努力争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罗伯特.库弗的多部小说围绕“现实与虚幻”这一主题展开,揭露出人类历史、宗教、政治的虚构特征,引导人们看到人类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会远非他们自以为那样的真实、可靠,却是虚构、假想而成,像是人类自己的游戏,充满了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孔子"游"的教育精神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状态,是对教育中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各执"两端"的中和。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两种不良知识学习观。前者走进了知识的死胡同,以苦学为原则,通过记诵和机械训练等方式掌握知识的细枝末节而忽视了知识内在智慧和人文价值;后者则以玩世不恭代替了生命的严肃,以鄙视知识,藐视权威,消解责任以取得表面上的"超脱"。这两种知识学习观的救治可以从孔子"游"的教育精神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因其独特的创作,一直被冠以"荒诞现实主义大师"和"最具争议的作家"的文学标签,其长篇随笔文论《发现小说》的发表与出版,则为我们理解与解读阎连科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与路径,他提出的"神实主义"文学创作理念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8.
孔子"游"的教育精神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状态,是对教育中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各执"两端"的中和。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两种不良知识学习观。前者走进了知识的死胡同,以苦学为原则,通过记诵和机械训练等方式掌握知识的细枝末节而忽视了知识内在智慧和人文价值;后者则以玩世不恭代替了生命的严肃,以鄙视知识,藐视权威,消解责任以取得表面上的"超脱"。这两种知识学习观的救治可以从孔子"游"的教育精神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品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但是,音乐家却必然植根于现实。审美主体解读作品时,应当从今时的现实出发,通过“现时”来感受“历时”的美。只有从作品“历史的视域”与“当下的视域”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真正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意蕴和力量,从而体现出音乐艺术最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墨白小说在叙述技法上带有典型的后现代色彩,但是又以浓郁的现实关怀意识使自己的写作规避了后现代写作的一些弊病,从而让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使读者迷醉倾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