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文最常使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叙事缘情”等抒情方式,将作者的感情倾向、审美意趣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所有好的古诗文作品,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要把握作品中的“情”,不仅要知人论世,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注于自己的作品中,常常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鉴赏古诗文,分析其情感倾向,就必须从景物人手。只有在景物所描绘的意境、意象本身蕴含的内容把握准确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绪。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介绍事物”,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单元选文皆为说明性文章,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五年级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往往更关注文中事物的特点,而忽略作者是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的。课堂教学以“说得明白”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聚焦说明性文章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个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文章中的“宝石”吗?“宝石”指的是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细致的描写。它虽然不是文章的主要情节,但对于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描述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应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遵路”,也就是指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就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思路清晰了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不言而喻,“纲举”才能“目张”,这样我们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进而对那一行行文字的含义一目了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是所寄托的思想一览无余。那么,应如何把握文章思路呢?我认为有四法可循。一、抓文章体裁特点法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规律,因此我们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理清作者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要得一把“金钥匙” ,读书求知任由之 ;要得一把“金钥匙” ,万千本领皆可致。现在几乎谁都会说 ,学习应是“学习如何学习” ;谁都知道 ,阅读特别要讲究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 ,从宏观看 ,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哲学方法论 ,这是从根本上把握客观世界的方法 ;二是普通学习法 ,这是各科通用的带有规律性的学习方法 ;三是分科学习法 ,例如语文学习法等 ;四是具体学习法 ,包括各种各样的阅读法等等。“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 ;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在阅读中讲究学习方法 ,肯定能使你的阅读效果倍增。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同学们阅读时 ,最…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无疑”处,指的是文章中那些看似简单明白却容易被人忽视的细枝末节。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对其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认真推敲、细加揣摩,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阅渎效果。现略示几例,希望以此打开同学们的阅读思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在学习“菱形”这节内容时,同学们从“剪纸”开始对菱形进行探究学习,收获甚多.图1如图1,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之后将一个直角剪下”.观察一下剪下的图形有什么特征?容易看出,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观察,可以得出它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菱形”.在此基础上,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思考、交流“菱形有什么特征”.同学们大胆说,放开说,尽可能地多参与,而且专挑别人没说过的内容说,这样,对“菱形的特征”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阳光容器     
周涛 《新读写》2009,(7):19-20
一看标题,我们就知道“阳光”是这两篇文章的题中之义,但读过文章之后,我们会恍然明白,写阳光可以有如此不同的写法。周涛的《阳光容器》将阳光与景物融合一直,写出了阳光的活泼和姿态,也写出了阳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富有诗情画意。周伟 的《一地阳光雨露》并没有实写阳光,浸透在文章中的是奶奶的浓浓的爱,这“爱”便是“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对现代文阅读十分重视,然而面对不同的文章内容,特别是在考试时遇到不同的文体以及灵活多变的题型,有时会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现代文阅读的确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要说的内容很多,这里介绍三种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法,仅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从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现代文阅读必须首先抓住一个“读”字,它是现代文阅读解题的首要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通了,就会很自然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有很多同学在现代文阅读解题中忽视了这一点,在平时的考试中往往读一遍原文就急于答题,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了便…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注重语言的“包装”,让景物鲜活起来给习作增添一丝亮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包装”呢?着色。景物离不开色彩。要把景物描写得真切传神、生动形象,就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所写的景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色彩特征,进行着色“包装”,使习作语言增色。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一连串不同形式的表示色彩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时间所见到的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将色…  相似文献   

13.
<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深度阅读文本的基础。只有正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情的阅读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训练涉及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多项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第二学段中就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要求。统编教材把它作为语文要素训练点分布在各个年段,仅中段就安排了九个单元进行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14.
江月(湖北)嘻嘻姐姐,我是个四年级的小女孩。放寒假的时候,我把姐姐的五年级语文教材借来预习,里面有篇《暮江吟》的古诗。其中有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为我弄得不是很明白。什么要说那天夜里很“可怜”啊?你能帮我解释一下吗?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可怜”这个词。在不同的情景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首先,和现代汉语一样,它有“值得同情”的意思。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里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可怜”就寄托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怜悯;“可怜”也可作“可爱”的意思。就像你提到的这句古诗“可怜九月初三夜”,作者用“可怜”一词描述了“…  相似文献   

15.
孙涛 《新高考》2011,(2):15-16
文学类文本阅读往往选取那些文质兼美、构思新颖、技法多样的文章,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隐藏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技巧之中,作者的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很多考生读了一遍两遍还不知所云,何谈快速阅读呢?不了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不知道答题方向,不熟悉答题技巧,就题写题,又怎能准确把握呢?那如何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呢?  相似文献   

16.
王新丽 《小学生》2013,(2):31-31
语文学科,在中学学科中一直被视为一门主科,可见语文在中学学科中的地位.所以同学们必须认真对待语文学科。有不少同学却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对这一门语言学科无从下手,学习方法换了一种又一种,成绩依然停滞不进,很是烦恼,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此共同探讨一下怎样学习中学语文。一、阅读阅读课文是学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阅读  相似文献   

17.
写景十妙招     
<正>同学们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写景”也就是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本文以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为例,为同学们梳理总结出描写景物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认识妙招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我们在阅读或者练习中,既有可能在文章的局部遇到景物描写,也有可能看到全文进行景物的描写。无论是哪种情况,习惯于用“景语”表达“情语”的中国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爱在他们的文字中通过对景物形形色色、面面俱到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愫。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思枯涩,语言干巴,缺乏真情实感,在“做”字上下功夫.我认为必须打破“做”文章的观念,要调动学生写真情实感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应从“激其情”人手. 一、讲读教学要使学生“披文入情”,以“激其情”我在讲读一些适合中学生情感特点的范文时,做到“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倾注于形象的感情,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并由此产生一点写作的灵感.如讲《荔枝蜜》,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感情变化的几个阶段.即由最初不爱到爱,从爱得浅到爱得深,进而深情赞美;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真切感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随即产生共鸣.与此  相似文献   

19.
一、“定”要与“移”结合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往往会被其中的美景所陶醉;我们身边的景物也是无限美好的,我们往往也能从中得到许多感悟。然而同学们一旦写起文章来,却又觉得它们琐碎、没有特征而难人作文的“有机体”。其实,好的景物描写不但能更好地表达中心,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作品的内涵更丰富。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