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岁末,由新闻出版署原研究室联合《出版工作》月刊和《新闻出版报》社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编辑出版理论图书评奖”颁奖会在北京举行,有10种图书获奖。这是我国出版理论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我们应当为之鼓掌。新中国的编辑出版工作,走过了40年的历程。但是,就其自身的理论科学研究来说,则是近几年来的事。经过广大出版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了推动出版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编辑出版理论图书的出版工作,回顾一下前一段编辑理论  相似文献   

2.
出版科学体系研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科学体系研究构想张海潮我国出版科学研究已进行多年,并取得很大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研究工作还比较零散,远未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工作的滞后,必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带来消极影响。出版工作是一种“多项式”的社会活动,建立...  相似文献   

3.
出版研究的任务是宣传出版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传播出版工作的业务知识,研究出版工作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以帮助出版战线的同志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出版研究工作要从出版工作的现实出发,密切联系出版工作的实际,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出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了探讨和加强当前对出版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4.
首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已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为文集——《出版科研论文选萃》。该文集将于1992年7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负责发行。论文包括出版研究类28篇、编辑研究类34篇、图书发行研究类28篇、出版史研究类10篇。这些论文总结了我国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揭示了出版工作各个方面的规律性问题,为发展繁荣出版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武器,是培养提高出版队伍素质的良好教材。中国版协主席王子野同志为  相似文献   

5.
1995年9月22日至26日,中国编辑学会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全国编辑学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出版界和高校的研究工作者共30余人。刘杲会长因病未能出席会议,专门致函与会同志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就编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 这次研讨会讨论了编辑概念和编辑学的性质、任务、学科定位等问题。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术界在编辑概念、编辑学研究对象等方面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见。一种认为:编辑活动与出版相联系,是出版的一个环节,编者是作者、读者的中介;有出版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二届学术工作委员会3月上旬在北京成立,这届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①通过各地版协在全国出版界推动和促进出版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关心业余科研队伍的成长;②了解地方版协在组织出版科研方面的情况和经验,以及出版科研工作的重要成果;③负责全国性出版研究年会的具体筹备工作;④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讨论和研究出版研究中的重要专题,或组织报告会,约请专家学者讲授。  相似文献   

7.
一、名称:本会定名为中国编辑学会(China Redactological Society简称CRS),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性团体。二、宗旨:中国编辑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遵照党的基本路线和出版方针,开展书刊编辑理论和编辑工作的研究,促进出版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任务: 1.组织书刊编辑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活动,制订研究工作的计划,举行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8.
记者洛丁报道,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的’97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召开的,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重就加强编辑出版职业道德和队伍建设,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和加速出版产业的发展等课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为研讨会作了题为《用十五大精神来指导和加强出版理论研究工作》的书面讲话。他  相似文献   

9.
从重庆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到现在两年多了。在这一段时间中,出版科学的研究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其中,编辑学的研究工作更加活跃,发表了不少有见解的论著。1987年9月,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图书编辑学研讨会,对图书编辑工作规律等问题,展开了比较集中和充分的讨论。笔者有机会参加会议,并阅读了交流的论文,感到受益非浅。愿将讨论的情况介绍给读者,以期引起大家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有关情况和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编辑学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组成编委会编辑的《中国编辑研究》创刊号已于最近出版。这本编辑学科的学术性、资料性读物,今后准备每年出版一集。 创刊号(1996年)从1995年全国编辑出版专业期刊上有关编辑理论和编辑工作研究约三百多篇文章中选取40余篇,另有少数文章是编者依据需要组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出版史料需从搜集资料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宋原放先生将刊物名曰《出版史料》,我钦佩他的高明,因为研究中国出版史,资料搜集是第一位的事情。中国古代出版史就其业绩辉煌与历史悠久而言,全世界无与伦比,举世公认是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伟大贡献。可是,由于至今尚未做过史料的系统搜集工作,研究工作举步维艰。讲出版史,总是不能不讲古代出版物的流通与发行。王  相似文献   

12.
(二)本会活动概况 四年来,遵照本会<章程>,根据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状况,曾召开过两次年会,两次专题研讨会,三次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两次全国性的编辑史、出版史研究座谈会;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其他机构也先后开过十余次规模不等的研讨会、座谈会和工作研究会.本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一起,联合召开过两次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新形势下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和编辑学研究的需要展开的,对于总结经验,探讨理论,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培养编辑出版队伍,深化出版改革,促进出版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聂爱萍  侯颖 《中国出版》2013,(16):53-56
新中国成立之后儿童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本文梳理了上世纪后半期国内理论著作的出版情况,总结了步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相关理论研究及出版的近况,展望未来更为自信、精细的出版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精神,推动出版科学理论研究,加快出版改革,促进全国出版业的繁荣,经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研究出版方面理论问题的人,多起来了。有人探讨出版历史,有人总结出版经验,有人摸索编辑、发行、印刷等工作的规律,也有人研究出版工作的科学管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连续召开了几次出版理论问题研讨会,广大出版工作者热心探讨,写出了不少论文。这些论文已经编辑成书或在刊物上发表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有些同志认为,出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可以探讨的。但是,对出版工作是否有学术问题,是否有理论问题,则抱有疑问。大家应该进一步研究,并遵循党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研究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史,可以批判地继承这方面的宝贵遗产,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学提供丰富的养料。但是,对于我国出版史的研究工作,和其他学科相比却显得大大落后。近几年来,出版界有一些热心的同志积极倡导,组织力量,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并已出现了一些成果。《山西出版志》的出版,就是其中一项可喜的收获。山西居黄河中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远在古晋国就产生了重要史书《晋乘》,在北魏时有了书肆,至宋代雕版书兴盛,金、元两代“平水刻书”更是名闻全国。明  相似文献   

17.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文集,是我国广播电视战线的第一本决策研究文集。反映这方面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给今后的研究以切实的推动,是我们选编、出版这本文集的初衷。人们谈起广播电视战线决策研究工作的兴起,往往追溯到1983年举行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次会议讨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制定了今后发展广播电  相似文献   

18.
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出版理论研究工作———在第二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颁奖会上的讲话□宋木文首先,我表个态,完全赞同于友先同志的讲话。友先同志讲了加强出版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讲的很明确,我不必重复了。第二,讲了出版理论研究面临的各种迫切问题,给我们...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发出通知,拟于今年10月召开2001年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此次年会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2001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精神,特别是加强出版队伍的道德建设,研究探讨在新世纪如何加快中国出版产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研究工作中,我常觉得对出版史的研究实在太不重视了,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谁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出版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以至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一个人从童稚时期起逐渐掌握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不就需要依靠出版机构提供的各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