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社会与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化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Eduardo de 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一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物质生产无限膨胀,“充溢”到审美领域以后形成的虚假审美现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后是当代学者与资本家的联姻,因此,它是一种食利者的美学。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以其开放性向中国当代文艺学提出问题,促使其克服自身困难求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消费社会的逻辑、对消费社会中大众作为媒介景观的被动观看者地位的认知,所展开的对消费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的批判,使作为消费文化产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备受质疑。然而消费与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相互融合,又的确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样态。在消费文化语境日益扩展的今天,回溯2003年中国文艺学界的那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并以当下的日常生活情境作为证明,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敞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持续了数年之久,争论围绕着该问题的现实依据、价值判断、文艺学效应等方面展开。这次论争暴露出对该问题研究的诸多不足,尚有待多方面的开拓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新趋势的阐述 ,指出美学应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活动方式 ,从创新的理念正视美学边界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英 《文教资料》2006,(31):155-156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和提倡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追述这一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来龙去脉。同时简述它在中国理论界引起的论争。由此认为美学可以在形而上的层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文学泛化的背景下,文学理论界由一些中青年学者率先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这一新的美学原则在理论界形成一次集中的论争。论争的实质指向理论边界的拓展,论争双方的基本观点、方法、立场告诉我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理论边界需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田素庆 《时代教育》2012,(7):285-286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研究对象,是与"日常生活"进入哲学视域得到相关批判建构有关。在西方后现代化、消费社会文化的语境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由此成为中国文艺学界重要的理论资源。然其基于"言说立场"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文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作为学科建制内的讨论与具有审美意味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关系值得再予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成为消费品是现今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文化现象正在成为社会主流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状况 ,传统的文艺学、美学不应依然恪守原来的固有领域 ,而应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与纯文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对象 ,对这种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 ,批判其负面作用。这样做既能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又可为文艺学和美学寻找到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研究是当前人文社科学界一种颇具影响的理论思潮。在当前文艺学界,一些学者秉承文化研究的要义,认为要使得文艺学研究获得新的突破就必须要跨越边界,实现文艺学的文化转向。而其中尤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和讨论影响最大。作者认为,在充分认识和估价这场理论讨论的意义之后,必须对其保持一种理性的批判和超越态度。具体到文学理论研究,就是要始终坚守文学本身的审美性和自由超越性,以一种精细、独到的文学研究来应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困境而不是使得文学理论重新依附于另外一种他者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的文学研究更加强调理论建构的批评化,这突出表现为对文本的细读性开掘。同时,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型,也预示着文艺学的多元转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龚举善教授的专著《文坛边上的搜索》适时出版,对转型期的文艺现象与文学文本、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生命哲学与文化想象、影视艺术与美育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大跨度探讨。该著以其浓厚的文化研究情结、可贵的文学批评精神积极地为当下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型催生、护航。  相似文献   

14.
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化在中国论现代性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他首创与实践的“综合研究法”所包蕴的化诗学倾向及方法论思想对我国新世纪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的"语言论"作为其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弥补、沟通了克罗齐直觉美学观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美学体系。在大量接受克罗齐"直觉即表现"的主观内在式思维,建立美感经验的独立性之后,在"艺术传达"这一问题上涉及到从"主体论"到艺术"本体论"以及其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这些都促使朱光潜面对中国传统诗歌资源的时候从"点悟式""体验式"的主体心灵鉴赏角度转向对诗歌本身语言形式上的"内在"分析。在重视语言对诗歌重要的作用同时,他提出了语言——思想——情感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关系。中国诗学本身即具有汉语的诗性传统,而朱光潜将其与瑞恰兹的文学语言理论进行相互生发、相互变奏,最终不仅使得现代美学在学科化进程的同时加强对审美经验的阐释力度,更是为现代美学的发展塑造了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艺学的边界问题背后潜伏着文学经典问题,并在当下语境中表征为"经典的焦虑",突出表明了当前对于文学经典问题的诸多误解。经典的价值和特性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文学、文艺学存在的合法性根据,并凸显出当前知识分子话语所应担负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古代文论研究处于一种表面热闹的状态,研究的多元局面与文化的强势介入似乎使古代文论的转型与置换变得理所当然。然而,简单的以文化研究取代文论研究却体现了当下学者对于古代文论研究的浮躁心态。将文化研究的意义维度适度纳入到当下的古代文论研究之中,有助于实现从本原探寻走向本原与本源的探寻的研究理路;但是,古代文论研究的路径不是单向度的,我们当前的古代文论研究理应追求一种知识与意义的双重建构,在本原与本源之间实现研究路径的二元对生。  相似文献   

19.
"灵韵"是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具有"独一无二性"、"距离"感、经验的"真确性"、对象的"权威性",以及神秘的"永久性"等特性。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阐释这一概念,它具有神话信仰渊源与文学的仪式功能、自然人化的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的文学体验、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传统与对话性叙事等人类学维度。本雅明灵韵理论凸显了文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关联性,能为传统文艺作品的"袪魅"走向数码时代文艺作品的"复魅"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社会诗文书画是主流艺术,因而文论也必然与音乐理论、书画理论关系紧密。以往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往往只注重单线演进,而忽略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互滋养相互启迪的关系。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的研究作一简单梳理,期在能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份资料、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