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俊美 《青年记者》2003,(10):22-22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作为机关报,不报道会议是不现实的,也是失职的。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党报记者、编辑深感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9年的记者,我认为,只要用心发现,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2.
3.
史有龙 《军事记者》2008,(11):62-62
到2005年,我从戎笔耕已整整43个春秋,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台等400多家媒体用稿5000多篇。前不久,记叙我新闻路程的《流金岁月》一书出版发行,人民日报社原社长、中国记者协会原主席邵华泽题写了书名,有不少军地通讯员让我介绍写新闻的经验,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谈谈我摸着石头过河采写新闻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姜婷婷 《今传媒》2016,(11):132-133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人员在通过新闻矛盾来分析素材时,往往会觉得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同时反映出来的新闻价值会更高.本文就发现把握和正确运用好新闻矛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会议被称为"新闻富矿",每年的两会报道更是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重头戏".但是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使传播效果不能尽知人意.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会议新闻的报道,有人曾经总结为"穿鞋戴帽,摘抄材料"。诚然,一般的会议消息,这样做既轻松又不会出错,稿件写出来后,四平八稳,无可挑剔。但笔者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称职的记者,不能把会议报道程式化,只重形式而不注意挖掘会议上的闪光点。笔者以为要做好会议报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做个有心人,时时都能写出好新闻,特别是能从会议里淘出金子来。从会里“拾”新闻1988年8月我随全市乡镇企业流动现场会采访。除按报社领导安排写好会议消息外,我还从会里“拾”到一条好新闻。当时任泰安市市长的王建功同志身先士卒,改革会议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实际行动深深感动了我。那次会议却没有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而是打破常规,七天的现场会下了“三道禁令”。第一道是行路,从报道集合的第一天起,送人的轿车返回,一律乘市里备好的  相似文献   

9.
抓会议新闻中的"新闻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是一座新闻富矿.如何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拎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是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报道最"容易"也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记流水账".哪怕有多年政务报道经验的老记者,也经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领导讲话、会议材料、文件法规,拿到手里简单照抄,一是受制于政务报道惯性思维,二是惰性使然.事实上,如果能做到脑勤、眼勤、耳勤、手勤、口勤,多思、多看、多记、多问,从新闻报道最起码的"新闻"二字出发,善用"加减乘除法",政务活动就能变成新闻的"富矿",政务报道就能产出大量独家新闻和好新闻.现试从自己几年的政务采访报道经历中,谈几点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会议报道,一般来说,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编、读者不愿看,只有会议举办者希望自己召开的会议有影响,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其会议新闻占据报纸上的较好版面。这“三不愿意”对“一厢情愿”,往往会使报社社长,总编辑很为难。能不能使“三不愿意”变为“三愿意”、“一厢情愿”又不改初衷呢?本文试从自己的采写实践中谈点体会。琢玉成器事实上,有的会议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但是有价值的新闻,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正如一块美玉,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件具有艺术价值的器皿一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由于外出采访的时间有限,新闻线索少,怎样才能采写到更多更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海量""迅捷发布"等特点,在目前的传统媒体实践中,网络更多地被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而使用.这里的"网络信息来源",不仅指发布在网上论坛、帖子、博客中的网友留言,也包括一些网络媒体转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历来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行之有效的重要领导方式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会议的重要性让人不敢小觑,让会议报道生出两幅截然相反的面孔,一副是"面目狰狞",空话套话很多,还没看上三行就放弃了阅读;另一副是"立体丰满",写法新颖,让人在阅读中满足了自身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人们普遍认为,县市会议报道缺乏可读性,内容千篇一律,不是什么领导讲话,就是什么经验总结交流,再就是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缺乏新意。其实不然,县市会议报道尽管单一。但与其它新闻一样,既有一般新闻的共性,也有新闻的个性,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其特点和规律,对我们改进县市会议报道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朱爱国 《青年记者》2006,(24):50-50
广播电视类节目,除了纯粹的口播,几乎可以说每一条新闻都具有现场感。有了音像配合的这种直观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超越的。而要做到这样的鲜活,纸质媒体除了追求新闻本身的“新”之外,还应该在体裁和写作手法的选择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力求多样化。适应这种办报理念的需要,现场新  相似文献   

17.
周宝云 《青年记者》2006,(16):80-80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一项重要的职责和功能。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而神圣的权利,也是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各级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正逐步得到强化,对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新闻记者实施舆论监督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99年7月1日,北京青年报社又开了新“户头”——新闻监控组,这可以说在京城报界是一个创举。从其它新闻媒体中查缺补漏、寻找有趣的、有价值的新闻是报社成立新闻监控组的最初想法。经过一年的运作实践,新闻监控组已经成为报社新闻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年来我们从没有停止过每天对四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新华社)的新闻监控,报上每一天都有我们监控组提供的新闻。到现在为止,经我们推荐被采纳的文章、图片,记录在册的就有1500多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但是我们的监控对象,还是我们发现新闻线索的…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当前,在会议报道中普遍存在着过多、过浅,过板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我们认为,要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在求精、求深、求活上狠下一番工夫,让会议报道走进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20.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挖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人大、政协会议及党代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搞好这些会议报道也是报纸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