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洪 《湖南教育》2001,(9):29-29
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其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古典白话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可在整本书阅读视野下,引领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场景、人物、意蕴入手,挖掘文本中的环境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精神;探寻文本的意蕴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修养即修身养德,是一个人的品性、品位和品德的表现,也是做人之本。它包括身体修养和心理修养两方面。身体修养是心理修养的保障,心理修养是身体修养的内涵。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美学领域中、对于教师素质美的研究赋予了广泛的含义,它至少包括教师的心理特点、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素养和各种能力等诸多方面,它是教师职责和修养的基本条件集合,是一个综合范畴,又是一个开放体系。教师素质美应该是以德才为中心的整体结构,而又体现在教师的理想美、情操美、意志美、道德美、智能美五个方面,还有诚于中而形于外的风度、衣着、服饰、举止、言谈等因素。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雄浑的整体,表现出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和谐美。首先,是教师的理想美。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的问题,它具有社会性和时代特性。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阅读与鉴赏》2010,(4):17-17,16
初中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将学生置身于优美的作品情境中,让优秀的作品感染人,让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的。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在语文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怎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适时适宜适度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提高品德修养呢?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一、挖掘文学作品的道德因素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都渗透着道德教育的思想。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无不影响着学生精神脊梁的构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琪 《青海师专学报》2000,20(1):111-111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要想获得驾驭人生之舟的能力和将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就必须努力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当代青年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社会现象能对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社会上或青年身边发生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行为净化青年的思想,提高思想境界;如果一个青年学生处在一个积极向上、比学习比贡献、有远大抱负和成绩的群体之中,或处在一些有生活目标、硕果累累的人群之…  相似文献   

9.
国学经典著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思想、大智慧,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懵懂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挖掘出教材的思想内涵,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长远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并立志于报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中,应该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审美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的能力。美的熏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劳动技能是技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3.
唐俐云 《现代语文》2009,(4):104-104
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借助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渎、写能力,使之能够发现美、理解美、表述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能看到和感受到美,教会他们保持“心灵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引导学生确立真理追求的意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大纲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进行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际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优秀品德和革命传统,优秀道德情操,坚持真理献身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社会发展等教育。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习到各种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历史教育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浙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笔者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情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都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区初中一、二年级普遍开设了《青少年修养》课程,以便通过课堂教学比较集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革命的理想和情操,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刘清惠 《现代教育》2011,(Z1):27-27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内健外慧,启智育德;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逐步形成,并成人化,是进行美育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教学生唱歌,还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  相似文献   

20.
李晓雯 《学语文》2012,(3):26-27
执教《桥之美》,是应邀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年会上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选教这篇课文,其中一点是为了比较好地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倡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