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报道人物同期声是记者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的讲话动作声响以及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是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之一,它能够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空间气氛。因此,电视人物同期声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语用学视角解析话剧《雷雨》,以《雷雨》中的对话为例,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探析语言动作性。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对话传递的语用含意,解读话剧中表达的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的性格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充分运用形体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等语言动作性,来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艺术形象。说明语言功效在话剧人物塑造上的作用,以及语用学运用于话剧分析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细节,存在于生活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展现着人们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主要是对现场场景、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当它受到了采访报道者关  相似文献   

4.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少说话”,决不是不说话。常言道:“言为心声”,也就是说,从人物的对话,可以看到他们心灵的秘密,可以显示他们性格的待点。不消说,对话,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不过,对话应当精练,生动,语言应当性格化,从而收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少说话”,在这里是和“多做争”相对而言的,是说应当格外注重人物行动的描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因而,在文学作品中要塑造鲜明的形象和典型,就必  相似文献   

5.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6.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直接描写,能够真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现实生活客观反映的新闻,既描写新闻人物的行动、语言,也可以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现现实生活中新闻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打开人物心灵的窗户,表现矛盾冲突中的人物,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新闻中的心理描写,可以更真实、更深刻地揭示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情变化,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增  相似文献   

7.
要写好人物,必须重视细节描写。一段富有个性的语言,人物的某个动作,一个有特征的面部表情等等,这些都属于细节。  相似文献   

8.
新闻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反映,是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的直接表现。要写好新闻人物,一定要在新闻人物语言上下功夫。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他还说:“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老舍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必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的语言,才是真实的,生动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在人物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正是通过  相似文献   

9.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一些优秀的西方新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细腻、实感性强的特点,这主要在于记者注意了对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观察与描写,注意了描写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他们勿需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便能使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重视现场描写,成为西方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规律。美国新闻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认为,平铺直叙的叙述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状况,表现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会使人身历其境。由此,西方记者在写作中很注意在现场气氛的渲染、细节的选择与描写上下功夫。在作人物的现场描写方面,他们运用了  相似文献   

11.
小说语言大体可分叙述的语言、描写的语言和人物的对话。这三个部类的语言是统一在同一部小说里的,是不能分割的。叙述的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交待情节故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概况;在故事演进的过程中,它起着向导作用。它不去指挥人物的意志和行为,但可以向读者说明,让读者知道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因此要求叙述的语言要清楚明白,不管头绪多么纷繁,结  相似文献   

12.
“传神状物尽在阿堵之中”,这是古人论及画事的见解。所谓“阿堵”是指眼睛。眼睛活了,人物就活了一半。 新闻作品同样要写活,但不能生吞活剥古人的画论。要写活一个人物,需把握人物身上两样活的东西,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动作。关于活的语言,许多记者都懂得要再现人物有特点的说话方式和口头语,用这些语言来表现人的笑貌音容,达到“闻其言而知其人”的效果。但是,仅凭闻其“言”是不够的,还必须观其“行”,就是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行为准确地写出来,使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接受信息的,图像和声音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而电视新闻报道中加强同期声的运用,无疑是必要的。同期声,是指电视画面上出现的现场声音和人物的同步语言。 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电视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的同期声,把观众带人了所报道的现场,使观众不仅看到了现场实景,而且听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场声和人物对话,在感受到报道现场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闻的真实。例如,去年 11月 24日的烟台海…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叙述、描写一样也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交谈中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刻划人物;反映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展示新闻事实的情节,深化主题。新闻中的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是经常运用的两种对话形式。一、直接对话。就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是最基本的对话形式。从对话人数上分,有三种不同形式。①,只写一个人的对话。从形式看没有授话对象,实际上是作者为了叙述的简洁,有意省略了。这种写法在消息中运用的极为普遍。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缓解乘车难》的消息:“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实现稳定大局的任务,要  相似文献   

15.
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和背景添加等,细致入微地对人物进行个性描绘,发掘人物的故事因素,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的事迹、经历以及成长过程,凸显人物中能够让人兴奋、感动、富有戏剧效果的故事。它借鉴文学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媒体适应受众心理、挖掘人物报道深度的重要方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故事化写法,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以事实说话,各种新闻媒体都应以自己擅长的叙事功能挖掘事实,反映真实、而电视与其它媒体比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不仅有音响而且有画面。适当强调电视这种“声画并茂”的叙事功能,是电视新闻类节目体现电视特色的主要手段。一、重视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中的解说、采访同期声及主持人的现场解说,专业上称为语言符号,但电视镜头除了传播语言符号外,还传播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些非语言符号,有包括记者在内的现场人物的体语——手势、眼神、表情、穿着打扮等,有现场的景物、装饰、气氛、标志,还有各种声响等。我们在电视新…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优秀人物通讯中,生动、丰富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细节的种类很多,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其中之一.捕捉并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这一细节,对突出通讯的主题,特别是塑造生动、丰富并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的严重冲击下,广播、报纸新闻努力使所报道的人或事形象化、立体化,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受众的记忆,就显得格外重要。新闻描写,也就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所谓新闻描写,就是指记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所要报道的人物、事件、环境和场面所作的具体描绘。它能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内心世界刻划得栩栩如生:能把环境、场面的气氛描绘得有声有色,使  相似文献   

19.
在通讯写作中,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作者从头到尾,都用第三人称叙述,没有人物对话,作品呆板乏味,没有一丝生气。要把通讯写活,把人物写活,就得注意描写人物的对话。因为人物对话,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性格和精神状态。几句话写得出色传神,就可以使人物须眉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要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不能无视描写的作用。 1、描写新闻现场的气氛或景物,使听众如临其境。广播新闻本身具有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广播新闻中对新闻现场的气氛或景物适当地进行描绘,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吸引力,把听众带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使听众进入角色,产生共鸣。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月12日播出的,《战地新年小景》,对新闻现场的气氛、景物描写十分成功。“1949年的第一个早上在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一个团的前哨阵地,对敌人喊话的喇叭调转头来啦,朝着自己的战友,唱起了轻快的新年歌曲:新鲜新鲜真新鲜,一块儿在地堡战壕里过新年,唱秧歌,说快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