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霸权迅速膨胀 ,其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美国霸权主义的实质是维护国家利益 ,保持权力地位。美国霸权主义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将越来越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力量的反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向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炮舰政策”,其惟我独尊的嘴脸昭著于世,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霸权主义对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给全世界人民再次敲响了警钟;霸权主义改变不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以地缘经济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显著特征。具体地说,金融霸权、技术霸权及制度霸权将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震荡全球的科索沃风浪已经过去,但这场危机给世界安全带来更加动荡不定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大国关系面临调整。与此同时,世界进步力量也在增K,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在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中更加显现出不平衡性。一、霸权主义更加猖撅,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二战以来,美国一直自封和扮演着一个颐指气使、骄横跋扈的“国际宪兵”形象,并屡屡暴露其霸权主义的身面目。科索沃战争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步棋,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新战略的一部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谋求在对世纪的世界继续充当霸主,…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文化也同样具有极大的侵略性。本文从美国文化霸权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入侵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转折点,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推动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因素正在增长,美国霸权主义只能是孤独的,其前景是暗淡的。我们应该认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的两面性,以及新炮舰政策的复杂性,分清全球化与一体化的重大区别,努力解决好改革开放中的一系列难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 ,美国力图利用世界格局的变动 ,强化其人权外交 ,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人权外交具有侵蚀性、实践性、强制性、多重性、荒谬性等特点。文章还剖析了美国人权外交的霸权主义实质 ,预测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去向  相似文献   

8.
进入 2 1世纪后 ,美国仍在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然而 ,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各种制约霸权主义的力量、因素的滋长与组合使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难以奏效。多极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逆流而动只能加速美国自身的衰落。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瓦解 ,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美国想搞单极世界 ,由它来发号施令 ,主宰国际事务。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多极与单极之争。近年来 ,美国依仗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 ,加快了构筑单极世界的步伐。单极与多极之争激化 ,构成了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一、美国霸气逼人 ,多极化进程严重受挫以科索沃战争为标志 ,美国的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与过去相比 ,如今美国的霸权主义更具进攻性、侵略性、扩张性和冒险性。它推出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干涉主…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地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个丧心病狂的罪恶行径震惊了世界,引起普遍强烈的谴责和愤慨。应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实施这一暴行绝非偶然。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世界和平和正义力量的增长及世界多极化呼声的高涨。使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美国深为不安,中国坚持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联盟的正义立场,更为侵略者所不容。此次的侵略行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霸权主义的一个极端表现。北约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全世界为之震动,全中国人民为之愤怒。然而愤怒之余,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却是很多很重要的,特别是我们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和本质应该有新的认识,从而保持我们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警惕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天下仍很不太平。美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这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既是战争赢家,又是新的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2.
美国霸权主义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美国霸权主义的形成、发展、膨胀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也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分裂、解体有关。遏制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要靠兴邦。兴邦既是经济的 ,也是政治的 ,是全方位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考察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轨迹来隐喻兴邦遏霸的战略、策略、途径、办法。文章避免了通常的空泛议论。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霸权主义形式的新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应对"单边主义",以和平方式对霸权主义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以倡导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以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抵制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蕴含在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反霸思想,坚持了邓小平反霸思想的精髓——在与强权国家长期共处中,妥善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创造条件发展自己,逐步限制、削弱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战后美苏冷战的局面,毛泽东为新中国制定并且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来自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同时也反对来自美国的霸权主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今天,面对冷战后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重温这一段历史,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凭借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超级大国的力量逐渐将自己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从而使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冠上美国名。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被渐渐美国化,这个问题值得中华儿女深思与重视,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了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新闻报道虽然鼓吹客观公正,但却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语言常常体现出霸权主义的思想.从两篇美国的新闻报道可分析出暗念在美国新闻语篇中的美国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意识形态霸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借助学术包装把美国霸权行径转化为话语优势,借助越界本能把话语优势转化为空间优势,借助资本力量把空间优势转化为舆论力量。美国意识形态霸权行为对中国的对外决策的性质和走向、政治认同的目标和趋向、文化发展的路向与选择、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构成潜在性威胁。终结美国意识形态霸权理应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全球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霸权主义从来不会自行终结,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行动。作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应该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智慧、意志、手段和策略,通过揭面纱、强实力、举旗帜、凝民力、聚民心等应对方式,彻底揭开美国意识形态霸权的“包裹”、全面展现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坚定不移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构话语体系、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以此终结美国意识形态霸权,最终创建一个多元、公正、有序的世界,切实维护好自身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姚霖 《考试周刊》2011,(39):41-42
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条重要准则,它的运用、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美国外交政策达一百多年之久。尽管百年来门罗主义的内涵不断在发生变化,但其中的霸权主义倾向却一直不变。本文拟从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角度,论述其霸权主义萌芽对日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编造了一套具有相当欺骗性的谬论,力图使自己的霸权行径‘治法化”。我们必须揭露其霸权主义的真相,批驳其强盗逻辑。一、自诩“注定领导论”,是唯心史观的粗俗表现,是这时代泪流而动的不义之举。美国去年12月推出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晦地声称,美国对世纪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克林顿最近也明确宣布,美国在下一世纪的使命就是要创造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全部是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这些论调,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是极其危险的。同时,这也只是一相情愿,根…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邀请在京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座谈会的形式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与会者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的根源,指出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改变,本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与今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其强盗本性一脉相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与会者一致表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反对霸权主义,捍卫国家主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里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