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现实中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多样的,反映在词义上,表现为词义的多样化.客观世界尽管纷繁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对立统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反映在词义上,就构成了词义的同义、反义关系.  相似文献   

2.
谈古代汉语同义词、反义词的修辞表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词汇中有着丰富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善于掌握并恰切运用同义词,可以避免用词单调,并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密性;而善于掌握并合理运用反义词,则有助于语言表达的鲜明性、尖锐性。  相似文献   

3.
张艳 《现代语文》2009,(10):62-62
传统语法著作将同义和反义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分法不够准确。同义是从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的,反义则是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语义学对意义之间的关系,有另外一种分法,即下义关系和不相容性,它们是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建立系统性机制。并且对现有的同义词辨析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递“传”指传给后人,“递”指一个接一个地更替。例如:①功如丘山,名传后世。(《盐铁论·非鞅》)②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沈括《梦溪笔谈》)吹、嘘“吹”指急速呼气,也可指一般的呼气:“嘘”指缓慢地呼气。例如:①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相似文献   

6.
7.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英语同义词的特殊功能,即英语同义词的文化折射功能、交际功能和英语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相互转化功能,目的是希望对英语同义词的研究起到一点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言语反义词的归属问题。第一,从构成反义词的条件和范围来看,言语反义词不能进入反义词的系统里;第二,言语反义词的词类不同于语言反义词的词类;第三,言语反义词的运用受民族文化的影响;第四,"言语反义词"应归属于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10.
试析英语同义词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什么是同义词,产生同义词的历史背景,如何辨析英语同义词,以及从英语同义词的修辞作用这四方面来领略一下英语同义词的多姿多彩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用同义联想来解释词义的可行性,各种语境(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及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说明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是指一对反义词在使用时其范围大小、频率高低并不相等 ,它不同于男与女的使用情况 ,二者存在 3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维吾尔语同义词的形成、发展以及在汉维对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基于可能世界语义的内涵逻辑由于对意义的刻画过于粗粝而导致了所谓的"超内涵问题".为了解决超内涵问题,出现了各种超内涵逻辑,其中由Suszko提出的带等词的命题逻辑(SCL)是超内涵逻辑中最基本的一种.本文是对SCL的精炼,其动机是语境同义性论题(CST).该论题认为,同义性标准具有语境依赖性.基于认知语境主义,我们给出了CST的一个论证.通过将,SCL中的二元等词修改为一个三元结构,用来表示两个陈述相对某个语境表达同一命题,我们给出了CST的希尔伯特式公理系统.我们证明了该系统相对一个代数模型类是可靠的和完全的.该代数模型的论域由命题构成,同时附带一组命题上的全等关系,用以刻画相对于语境的命题同一性.我们运用该逻辑部分解决了分析悖论这一困扰逻辑学家多年的问题.与我们之前的基于相同动机的论文[17]相比,本文给出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从而能够表达不同语境之间以及不同语境的同义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反义类聚(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和语篇)的双方是在意义上具有矛盾或对立关系的聚合体,如果从更高层次看,它们是以"同"为前提或基础的.譬如严格意义上的反义词在音节数量、色彩意义、语法类别、语法功能、语法结构、语法单位层级、对举使用时的语境、词汇系统等方面都有"同"的因素.更何况,从语源上考察,有些反义词是同源词;从词汇系统中考察,有"正反同词"现象;从语用上考察,有语言义相反、语用义相同的言语现象.因此,反义类聚也就成了同义集合.由此还可推演出这样一个论断:凡是同类的对象在某方面都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此而言,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类聚都可看作同义手段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交际需要人们运用丰富多彩的词汇表达思想感情。要把思想感情表达得准确无误、鲜明生动,准确地掌握词义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各种语言都大量存在同义现象。通过对 entire等词义的分析,阐明语言中词语的同义关系,有助于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中增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反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现象,语义研究绝不可轻视它的存在。英语反义词不仅限于反义词对,也包括具有对比关系或对立关系的多项词词群。英语反义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词义系统和概念系统、相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能共同出现在某种语境中,形成对立或对比现象。根据逻辑原理,我们认为英语反义词之间只存在两种复杂关系:一种是两个概念语义上绝对相反,逻辑上相互排斥,之间可进行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推演的“矛盾”关系;一种是两个概念外延不同,相互排斥,但不能进行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推演的“反对”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在结构语义学中,反义是最为突显的隐含一语义关系。词义可以看作是词语相互之间的意义关系。而反义则是意义关系上的对立关系。反义有渐次反义、互补反义、关系反义等主要次类。很好地了解隐含一语义关系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找到学习英语的不同途径。详细介绍反义关系以及反义关系如何应用到英语学习中特别是词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反义关系(反义词)一直众说纷纭。首先根据"反义关系所指向的是对象还是关系",将反义关系分为非关系反义词和关系反义词,原因在于所有反义词都是有逻辑基础的,那就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其次针对"反义关系体现的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将非关系反义词分为矛盾关系的非关系反义词和反对关系的非关系反义词,将关系反义词分为矛盾关系的关系反义词和反对关系的关系反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