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岁的志霆学会自己穿衣、脱衣、穿鞋等等,有时这些事情他想要你替他做,你只要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便自己做了。可是有时候,你要他帮你拿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也会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来“教育”你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一直都要求考生“联系(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和感受,比如2009年“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2010年“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比起此前要求考生联系“社会实际”,只专注于对他人、他事、他物评头品足而弃“内省”于不顾的提法,更体现了清醒地“关注自身”“审视自我”“解剖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他事、他物的关系的价值取向。这就告诉考生,作文应注重叙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岁的志霆学会自己穿衣、脱衣、穿鞋等等,有时这些事情他想要你替他做,你只要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便自己做了。可是有时候,你要他帮你拿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也会用“自己  相似文献   

4.
“五四”退潮后的周作人,缘于其思想上的保守,放弃了原先“为人生”的学主张,而提出学是作家“自己的园地”,是“表现”,并提出学批评要“宽容”,但他的宽容有自己的“趣味”限制,对左翼学他就极不宽容,理论与行为呈矛盾状态。我们肯定他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但同时又应清楚,他并不是一个具有开放的胸怀,能够兼收并蓄并从而构建自己理论批评体系的批评家。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司马迁的天人观存在着天命论和反天命论的矛盾性,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司马迁的“天”、“天道”、“天命”,是德与力相统一而成的历史必然性,只因其超个人性而被称为“天”,它已经把董仲舒之“天”的神性虚化了。这种“天”与内涵不同的两种“人”构成了两种天人关系。一种是王者自己的活动决定了王权的兴废,被司马迁认为是“天”对“人”的支配;另一种是历史个人自己的活动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使司马迁对“天道”产生了怀疑。使司马迁产生理论困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个人对历史的作用与以王权为象征的“历史合力”对历史的作用区分开来。尽管如此,他把当时神学阴影下的天人关系之讨论引向了人自己的活动与自己命运之关系的讨论,使他登上了当时思想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6.
曾树松以自己的画笔表现了湘黔边地特异的“生命形式”和“人生风景”,具有浓郁的“山味”。他所追求的“抒情写意”;他对“造境”的重新认识是油画风景他创中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我带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游戏着。“哇———”一阵哭声响起,王超然咧着大嘴伤心地哭着。“怎么了?”我关切地问他。“老师,我的鞋提不上了。”他边哭边说。“不要紧,自己提上。”“我提不上,你帮我提好吗?”看着他伤心又无助的样子,我帮他提上了鞋子。“哇———”又是谁在哭呀?我循声望去,修亚菲趴在草地上哭。我连忙走过去,修亚菲满脸委屈地说:“老师,我摔倒了,你扶我起来吧。”“试一试,自己起来。”“我起不来。”她在和我纠缠。“你自己能行,自己起来!”我的口气有些强硬。修亚菲自己爬了…  相似文献   

8.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很多“行者”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动地活了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作为功成名就的院士,常有人想为他著书立传,对于这种请求,官春云都以“没什么好写的”为由谢绝,可他却总想着“给油菜写本书”“为油菜作首诗”。油菜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门课程、一个研究对象,更是已经融入生命的厚重,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前油菜是油菜,人是人,慢慢地变成了,自己就是油菜,油菜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现在他不但已经是真正的男人,而且沉着稳定,对自己充满信心。他是3月生的,今年已整整二十,就在他过生日的那一天,他以一招“天外流星”击败了保定府的名剑客史定。史定是北派青萍剑的高手,他以这次胜利作为自己对自已生日的贺礼——在4月,他又以同样一招“天外流星”击败了“追风  相似文献   

11.
高尔斯华绥认为,托尔斯泰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对所写的每一页都倾注了自己的才华和创作热情,所以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其实,他自己的成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为了“巨大的幸福和人的伟大”而“献身艺术”,他要把“美带进生活”。他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更有表现美的才华。他继承了英国现实主义的传统,师法俄国文学和法国文学,以“坚韧的精神”“走自己的道路”,终于“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二位英国作家。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小孩儿和妈妈闹(矛盾别扭),生气地跑到大山里,对着大山喊:“你坏!我恨你!”一会儿,大山传来回答声:“你坏!我恨你!你坏!我恨你!”小孩儿吓坏了,忙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坏孩子,他说恨我。”妈妈把小孩子带回大山,对他说:“你再朝大山喊,我爱你!”小孩儿大声喊起来:“你好!我爱你!”一会儿,大山传出(回声回答):“你好!你好!我爱你!我爱你!”小孩儿高兴了,他听到了好孩子的声音,听到了自己的回声。每个人每天都能听到自己的回声。●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会对你哭你对他有礼貌他就对你有礼貌你对他无礼他…  相似文献   

13.
晚年罗兰.巴特不再否定主体、作者,相反他越来越明确地坚持自己的作者主体性,这是因为他不再恐惧暴露自己的“想象物”。他的“想象物”,也就是他的隐秘的性倾向,他的真实的情感,还有他的私生活,属于克里斯蒂娃所说的“符号的”形态。此前的巴特慑于“象征的”律法而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的秘密,直到晚年他所深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才勇敢地站了出来,希望能在新的写作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巴特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充满了矛盾,要想解读巴特,就得从他的“想象物”开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我这样回答他。我的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违反人性”。连忙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  相似文献   

15.
雅文非常担心这个十来岁的儿子。也许她是过虑了,但这是儿子人生的关键期。夫妇俩对友友的确是太过保护了,以至他对父母亲的提示和劝告,也感到不满。“你们太过于担心了。”他告诉父母。“我完全可以自己照料自己。”“不过我们是生活在艰难时世。”父母反复叮咛,要他记住外面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小明学习十分勤奋,尤其对是自己作业中“错解”,他从不轻易放过,他的《错解集》成了同学们争相阅读的“抢手货”.这不,学习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方法后,他又把有关错解整理了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启示”,下面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17.
他对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他是否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而在于他让教育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回归了教育“常识”。  相似文献   

18.
儿子刷牙     
儿子已有3岁,该教他学刷牙了。但要培养他自觉刷牙的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刚开始,我每次刷牙都叫儿子在边上看,他看我刷牙时有那么多泡泡,兴致马上就来了:“妈妈,我也要刷。”我对他说:“刷牙要有自己的牙刷、牙膏、牙杯,明天,妈妈就带你去买。”儿子听了,欢快地跑到他爸身边叫:“爸,我要买自己的牙刷啰!”他爸也马上鼓励他:“真的?我们的桑桑长大啦!”看他那样子,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天,我带儿子到超市,让他自己选购了牙刷、牙膏和牙杯。起初,我没教他如何正确刷牙,让他随意地刷。他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孩子今年没考上初中,就买了一架收音机,让孩子听广播自学。这孩子的几个同学想组织一个自学小组也来听广播。但是,被×教师拒绝了。原因是他担心“别人”的孩子妨害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唯恐明年仍考不上中学,耽误了“前途”。×教师对自己校中×年级班主任十分不满,说他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提出了一大堆意见。对同志提意见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他提意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班里,他深恐那位教师贻误了  相似文献   

20.
其实我对朱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好,只因他好吹!但随着了解的加深,我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不仅语言上是,更是行动上的巨人。朱老师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好吹牛解释令我出乎意料,他说:“说了,就会逼着自己努力去实现它。”简单的一句话,却看到了他身上闪烁着一诺千金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