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相似文献   

2.
张慧君 《科教文汇》2007,(10Z):73-7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相似文献   

3.
徐克强 《今日科苑》2009,(22):226-227
英语精读课的作用与地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中心偏移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为精读课的改善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教学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教学一直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它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而现在,建构主义思想下的研究性学习提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为了达到更好的对传统教学进行补充,在当前社会步入信息化的时候,通过教育机构和教师队伍自身的实践和对计算机知识的丰富和了解,大部分的教育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金均全 《科教文汇》2008,(24):172-172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换句话所,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发现式学习”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孥芳君 《科学中国人》2014,(2S):153-153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并不是一张白纸,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支架式教学在计算机课程Powerpoint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者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五个步骤:搭建支架、进入情境、进行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即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形成了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打造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构主义对VFP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  相似文献   

10.
焦彬凯 《内江科技》2007,28(3):27-28
建构理论语言教育模式强调人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不是由其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互动结果据此,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应构成一个建构知识的动态的平衡系统,而学生处于该系统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机会,也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探索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闻琳 《大众科技》2010,(4):170-171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则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文章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内涵,指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知识的管理越发显得重要。但一直以来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关注的多是知识采集,而忽视了对知识整合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知识整合才是企业现今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就什么是知识整合、知识整合对企业的意义以及在整合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企业知识整合模型。一、知识整合概述1.知识整合的定义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知识整合绝不是…  相似文献   

14.
夏亮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6):114-11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建构而形成的,强调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是被单纯传递、复制与接受,而是在个人认知基础之上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应该转变传统的师生间是建设者与使用者的观念,让大学生在资源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上课方式,设计出各种活动和问题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言;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完成对意义的建构,帮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知识要点;用不同形式的协作学习等活动来加强学习者的主动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妍静  贾清  张文琪 《科技风》2022,(14):146-148
学习者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消极的信息接收者。学习者是带着许多不同的经验、观点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进入教育环境的。学习者不会从传递中获得知识,而是要通过他们的智力活动去建构知识,使知识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1]。从建构主义对学习者的界定来看,科普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担当更多的应该是儿童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单向传授者。本文试从将建构主义运用于科普创作时,科普教育工作者(以下简称科教人员)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科教人员在科普活动中所担当的责任与角色,结合如何将建构主义注入科教人员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中等方面来探讨在工作的点滴中科普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以更好地担负起儿童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把提升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视为己任(本文所关注的受众对象主要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进发.  相似文献   

18.
翁仁能 《科教文汇》2009,(19):126-127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而情境体验武教学法,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强调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的方式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探究相关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而新课程又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个人知识就是教师个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知识的重新认知与自主建构而成的,是融合了自主建构的实践知识与公共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知识,具有许多特性,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和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关注教师个人知识,推动教师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最终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