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由于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有限,加上与古诗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隔膜,使得学生与古诗文文本、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世界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从而很难引起共鸣。而"入境——同情"这一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收集资料→进入情境→设身处地→把握情思"四个主要环节,让学生能够"进入"到古诗文所处的"境界",为学生同古诗文的文本及作者进行有效对话创造一个平台,达到情感的沟通——"同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爱根 《科教文汇》2007,(11Z):67-68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由于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有限,加上与古诗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隔膜,使得学生与古诗文文本、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世界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从而很难引起共鸣。而“入境—同情”这一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收集资料→进入情境→设身处地→把握情思”四个主要环节,让学生能够“进入”到古诗文所处的“境界”,为学生同古诗文的文本及作者进行有效对话创造一个平台,达到情感的沟通—“同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教师在个性化解读文本时也随机出现了一些偏离文本主旨、脱离学生实际等解读误区.如何正确解读文本、避免文本解读的随意性呢?现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以下看法:深入作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潜入文本--超越文本,必先走进文本;走近学生--解读需要深入,更需要浅出;与编者"零距离"--让文本解读勿忘"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学讲模式"为基本理念,按照"设置导学案,进入'先学'→小组合作,进入'后讲'→当堂展示→课后拓展"的教学程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互动方式,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要欣赏到文本中的"迷人风景",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是前提。要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细节描写等潜心会文,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实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更丰富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更重在强调"阅读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前提.本文主要探究"语文阅读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使"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业中的换位思考即想学生所想,理解至上,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但同时换位一定要挟到位,也就是要将换位思考转换为换位体验,真正做到以"师"换生位,了解生情,对症施教,同时也要采用以"生"换"师"位,理解"师意",让学生不再独行,这样才能达到换位的最终目的--还位,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学讲模式"为基本理念,按照"设置导学案,进入‘先学’→小组合作,进入‘后讲’→当堂展示→课后拓展"的教学程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互动方式,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争取让"错误"成就"精彩".我认为应该做到:善待"错误"--吹面不寒杨柳风;活用"错误"--一行白鹭上青天;评品"错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2.
改变语文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状,抓住"读"这一根本.摆正"讲"与"读"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多种"读法",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感受文章.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读中走近作者,在读中走进作品,在读中感受生活,在读中收获成绩!  相似文献   

13.
我5岁那年回外婆家的时候,认识了一只猫. 那是只"踏雪",浑身漆黑,只有四只爪和腹部的白色的.外婆叫它"猫",在老家的方言里,这个名字的读音听上云像英文的月亮--"Moon",我便这样叫它.  相似文献   

14.
巩永燕  杨善乾 《内江科技》2008,29(2):162-162,137
体育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体育课中教以学为主,做到"活泼而不凌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助式"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先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倡导教师与学生并重,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周建飞 《内江科技》2010,31(4):202-202,203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好古诗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的,但古诗文课堂经常出现疫软现象,对学生的学业与身心健康发展都十分不利。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疲软现状,提出解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消除课堂疫软现象,从而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子承 《百科知识》2021,(15):65-66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的.没有语言,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 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 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翻译也应该注意事件所处的语境.结合语境和文化才能够对这类文本进行一个"忠实"翻译和传播.自2019年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社会上对于疫情的相关讨论,依旧在进行着.许多网络词汇被网友们引用而成为2020年的"热词".对于这些"热词",翻译界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和传播.但是这些词汇的翻译千奇百怪,许多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翻译对、如何翻译好这些"热词"成了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英语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统计样本分析以及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的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在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由此本文指出,为达到使学生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的转变,教师应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自身角色,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缩短师生间距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印象中的"塞上江南",仅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及周边地区.然而从内蒙古西行,甫过黄河进入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所在的石嘴山市,即顿有山青水秀之感,特别是刚刚经过乌梁素海那一段遍布着焦炭生产企业,因而烟尘弥漫、树绝羊稀的可怖之路,这种强烈的对比景象更加大了反差的深刻.  相似文献   

20.
许敏 《内江科技》2014,35(11):157-158
针对学生在叙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习作对比,探寻症结--知识链接,方法总结--学以致用,修改提升--百花齐放,拓展提升"四个环节,把作文教学中"隐性化"的技巧方法"显性化",教会学生运用"定向取点,定点细化"的方法进行有效叙例,大大改变学生往常叙例文字或繁冗拖沓或枯燥笼统的现状,有效提升了学生叙例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