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11月23日凌晨,著译等身的翻译大家杨宪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驾鹤西归,享年九十四岁。  相似文献   

2.
也许我们永远不该轻谈霍克思与杨宪益之译本孰优孰劣。当我们多少了解了一些译者的命运时,就更不该妄加评判  相似文献   

3.
齐国强,新野县城郊乡的通讯员,在2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台发表稿件2000多件,连续10年被县委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工作者,并有12件作品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一、二等  相似文献   

4.
<正>杨宪益(1915—2009)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文化史学者。从古典诗词到现代歌剧,杨宪益百余部、一千多万字的译作涉猎之广、数量之大让人叹为观止。在中国众多的翻译家中,杨宪益对于中国古典文化向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及。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他所开创并实  相似文献   

5.
刘墉 《新闻世界》2007,(7):43-43
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老人一生相当坎坷,多种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你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你有伤怀呢?”  相似文献   

6.
傅杰  欣然 《出版参考》2007,(10):42-43
傅杰:《论语一百句》一则 自得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记录的孔子的第三句话。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为人所知、为世所知时的快乐:人不知而不愠.是不为人所知、不为世所知时的平和。为人所知、为世所知不仅仅关乎你的愿望、你的能力.也常常关乎你的机遇、你所处的世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人生始自哪里,归向何处?生命的河流是始终如一,还是变幻不定?"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庄生本性是蝴蝶,还是蝴蝶本来是庄生?庄子的千古一梦,千古一问,似乎成了中国的斯蒂芬之谜。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与庄子的梦境相似的,好像电影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方君 《湖北档案》2002,(10):22-23
当我端坐在一位八旬老者面前,观看着他五十年代在内务部社会福利司的那张照片,自己那点自鸣不凡一下子崩溃了.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从武警黄金部队转业,怀揣着人生第二次择业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省老龄办,我被分配到秘书处,独立负责文书档案工作。面对着一个不到十平米的无窗户的暗房,我惊呆了!每年档案到整理阶段,大约都在夏季,想到要在这斗室里长时间地检索、排序、盖章、装订,一定气闷异  相似文献   

11.
走进图书馆,我听他们说— 图书管理员的话千百个读者对我说:“我借《家》”,“我借《复活》”,‘我借《微积分》”,‘我借《十万个为什么》”……我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饥渴!我们饥渴£”我走进书架林立的书库,—潜入知识的千江万河,我取来一本本精湛的书籍,—引来一股股  相似文献   

12.
老王走了,老王悄悄地走了!在他80华诞之际,我说去看看他,聚一聚。他连声道:不必、不必,电话上说说就好、说说就好!但一年之后,他竟轻轻地走了!他早有遗嘱,丧事从简。我连最后一程也没送上他,他留给我的只有记忆,永远、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霸王别姬》上映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现如今当我们再去回味这部经典力作时仍能为影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动容。这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影片是陈凯歌导演根据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之所以能够大胆的涉足同性感情题材并获得成功,除了剧本精妙以外,片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影片成功的保障,这其中对于人物性格的渲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目光总是喜欢盯在当下的热闹非凡的新闻事件上,而不屑于关注过去的某些东西。其实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个曾经鲜活的新闻组成了历史,同时,历史在它发生的当时也一定是十分鲜活热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16.
<正>看这张满是杂志封面的照片,经常坐动车组的朋友会下意识的想一下,大大的脸谱后面有没有自己。"和谐号"动车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旅程,而旅客也充分享受了这个旅程,我想,藏在脸谱后边的一定是一张张笑脸。  相似文献   

17.
吟唱品味人生的诗———记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李成辰良世事竟然如此巧合。1997年6月13日,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李成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日子。那天是他39岁生日;那天新华社发布的《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出》的消息中,李成榜上有名。他是海南省唯一获...  相似文献   

18.
一本好书,应该能够给读者提供促其生存与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来自于丰富的有价值的具体知识,还来自于渗透在字里行间心血凝成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19.
雷锋的画像有很多,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这幅速写《雷锋在补衣》,却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幅画像。那么,又是谁第一个为他画的这幅画像呢?他就是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9周年前夕,笔者就这幅画像是如何产生的访问了已转业地方并退休的杨宝威同志。杨宝威转业前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团职创作员。他1950年参军,抗美援朝时在志愿军某工兵团宣传队任宣传员,1954年回国后长期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某工兵团,与杨宝威所在团是兄弟部队。当年11月前…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以及“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重要奖项;新华社“十佳编辑”、“十佳记者”,是新华社编辑、记者的最高奖。这次受到表彰的几十名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采写或者编审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作品。他们是新华社编辑、记者队伍的突出代表,是全社同志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