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的大规模调查,该文分析了择校现状、择校原因以及择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调查发现,多数北京市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对择校是持赞同态度的,他们认为择校可以满足家长、学生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利用、开发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交纳择校费和根据孩子的特长进行择校是北京市中小学生主要的择校途径;教育经费不足是收取择校费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我国实行以分择校为主体、以交纳定额择校费为补充的择校制度是效率与公平兼顾、解决教育供需矛盾的现实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导致北京市小升初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三个比较确定的主要原因。一是资源不公,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从而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二是规则不公,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多元择校政策颠覆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三是"政府失灵",政府和主管部门缺乏  相似文献   

3.
"择校"原本是一种理论构想,之后它代表着一种学校——可选择学校(alternative school),随着"择校"的流行,"择校"意味着多种学校选择的方案。从美国教育史上来看,"择校"经历了从理论构想到小团体创建的新型学校,继而规模逐渐扩大。这一过程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也经历了一些阻碍。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比较中外择校现象得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运用博弈分析得出:首先,义务教育学校水平过于悬殊必然导致"择校问题"陷入博弈困境;然后,对现有解决"择校问题"政策进行了述评;最后,提出了解决"择校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波士顿"基于家庭的择校计划"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运用最为广泛的择校机制。该机制一方面给予家庭更多样的学校选择,另一方面又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保证了弱势群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它又为公立学校系统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提高了整体教育质量。波士顿择校机制充分体现了国家在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中运用公共政策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我国制订择校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尚锋,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教育社会学博士,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择校行为的信任逻辑"。为孩子上学择校,是很多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否需要择校?选择什么学校?如何才能择校?择校的效用到底有多大?人们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决定了他们在学校教育资源上所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从"择校风"的兴起到"择校热"的盛行,我国一直致力于治理择校问题。近二十年来,政府已采取了整治高收费、乱收费,取消重点学校,发展民办教育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对择校加以规范、围堵、疏导和消解。但根治择校问题还需要正本清源,需要通过重审择校政策的价值基础、完善适度择校的保障机制、构建多样化教育需求体系和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多渠道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三角协调模式"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美国政府、市场、学校三个要素之间的契约、博弈、交易关系,形成择校制度的理论框架。基金会、倡议组织、思想库和政治家四个方面以不同的发展使命和目标,在资助战略上整体构建了择校的供求体系,并利用体系外围的择校政策政治动力联合形成择校议题网络来不断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向该体系,形成全方位的美国择校生态系统,建构出择校制度的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法令形式将公立中小学"择校制度"列为学生就学的一种方式.通过梳理和分析日本择校制度的发展历程、实施状况及导入择校制度的利弊,针对我国当前阶段教育改革所主导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零择校"与公民办之间"择校热"等问题,发现日本的择校背后有完善的学区制实施基础,公平公正公开是其择校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长期的学区制度实行后学校普遍高质量发展状况之下的举措.日本择校制度更多指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而非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我国解决"择校热"问题要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前提,完善与推行学区制,在此基础上扩大地方教育制度设计自主权,因地制宜,形成与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宜的"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家长苦:择校难,难在托门子、找关系,而不是花钱2010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笔者的一位好友四处托人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择校上初中。他的女儿小学就读于北京市非常著名的一所小学,因为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特长也很多,他就没有考虑择校的事情,哪成想电脑派位却把闺女派到了"最次"的学校,因此,他只能四处托人,为女儿择校的事情焦头烂额、四处运作。"钱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而不遗余力地奔波,甚至花上大笔"择校费"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铺路。其实,择校问题在不少国家都存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择校改革中,家长有择校的意愿,并能够通过获得择校相关信息为子女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证研究表明,家长择校改善了学生学业成绩.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学校改革中注重家长参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家长择校能力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择校改革中,家长有择校的意愿,并能够通过获得择校相关信息为子女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证研究表明,家长择校改善了学生学业成绩。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学校改革中注重家长参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择校竞争中处境明显不利,而现行的就近入学政策和择校收费行为则进一步维持和强化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弱势群体择校自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的择校主要体现为一种由广大家长自下而上发起,以金钱、关系以及权力等方式竞逐(原)公立(重点)学校优质学额的现象。情理法兼顾是我国择校文化的消解方式。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期,公共的法律意识还有待提升、法治的根基不牢、政府执法能力有待完善。英国则是在法治背景下,以就近入学为基准,将择校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以法律形式引导家长和学生择校,择校立法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6.
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小学择校现象应当重新予以认识。择校是指人们对就读学校的选择,在当前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目前择校主要有以分择校、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等三种形式。合理的择校应当以学生的素质为依据,同时视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招收择校生的数量及收费标准。择校既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择校问题要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有反对和支持两种观点.原因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家长向往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解决学生与学校的供求矛盾,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择校;其次建立学校评估制度,探寻为学生和家长接受的择校方式;第三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8.
韩伏彬 《培训与研究》2007,24(9):92-93,132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美国目前已形成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本文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择校制度的演进,择校制度的推行以及择校制度的效果,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研究证实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挑选学校时会把排名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但是,将排名从学生择校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独立出来,专门研究学生是如何认知排名、挑选排名、使用排名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本研究根据对129名毕业于上海四所"985工程"学校并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索了学生为什么会在择校过程中参考排名、如何选择具体的排名、对排名的了解程度以及如何使用排名等问题,研究结果对系统地了解学生使用排名进行择校的原因和行为有一定的贡献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都鼓励择校。但在许多国家,官方择校理想和地方择校实际之间并非一致。本文以荷兰、英国和苏格兰三个国家的择校现状为例,分析了可能影响择校实践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校交通、信息沟通、择校程序、入学标准、学校多样性、财务自治、自主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