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永武 《宁夏教育》2002,(10):51-51
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生物课教学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即观察的空间、合作交流的空间、自主探索的空间及实践活动的空间。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观察、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朱丽平 《江西教育》2023,(11):40-41
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尺度思想,是引导学生高效解决地理问题和研究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对此,本文借助“索马里沿岸洋流性质的判断”这一教学案例,利用“全球天气可视化模拟网”,从空间尺度入手,对索马里沿岸海区冬夏季不同空间尺度上洋流的温度、性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思想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 本课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建筑模型的特点、用途以及制作过程.从构思切入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用模型构思、用模型推敲、用模型表现、用模型研究”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建立空间的概念.从认识空间到感受空间。建筑空间模型是建筑设计表现技法的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教学的专业基础课,集色彩、空间、形体、结构、材料、比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学习空间的概念和形态日益创新。强调学生参与、重视学生体验、鼓励主动学习是大学创新型学习空间的变化趋势,开放和弹性化是其主要的形态特征。基于案例比较,通过在传统讲授型学习空间和创新型学习空间中对大学生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从学生视角明晰大学学习空间这一概念的要素构成,探究创新型学习空间与讲授型学习空间相比的优势和不足。研究发现:第一,学习空间的组成不仅包括众多物理要素,更蕴含管理要素和文化要素;第二,与传统的讲授型学习空间相比,大学创新型学习空间的优势体现在对互动和实践型教学活动的支持、良好的视觉激励效果和学习者的情感归属上;第三,当前大学创新型学习空间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者而言可获得性较低、私密性和噪音控制不理想,且与部分中国学生的课堂学习惯性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乃至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基于此对优化大学学习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发学生智力的几点做法韩林昌(景德镇市二中)数学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初中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继而引发畏惧、厌倦数学的连锁反应。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开...  相似文献   

6.
职高物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生活、生产以及现代科技应用知识,体现着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以及身体心理等诸多的素质教育因素,具有教材的互补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创新空间,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和形成特长,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现状,针对空间观念测评工具的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依据课标,进行测评维度划分;依据学情,进行空间能力划分;依据学科,进行测评指标构建.希望能助推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8.
空间图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发现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激活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增强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组织探究活动,提供“做”的空间,指导“做”的方法,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为学生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它兴起的真正原因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依托一个学习空间,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室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选择学生参与、社会性交互、学习结果作为评估学习空间影响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空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空间可以促进社会性交互;学习空间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掌握基本操作;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受到了学习空间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以上结论能够为优化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空间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链接课程,坚持生本取向,形成开放通联的生态系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数学学习空间建设的路径包括激活“微空间”、点亮“灰空间”、赋能“标志空间”,以支持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支持学生真实想法的流动,支持学生在实境中探索创造。  相似文献   

11.
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政策,从教学空间层面讲,需要创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教学空间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五育并举教学空间创设存在诸多困境,突破困境的策略主要在于:对封闭、狭小、割裂的教学空间进行改造、重组使其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提升校长的教学空间领导力,提升教师教学空间的创设能力等,把教学空间创设为五育并举的无界、开放、融合、智慧的教学空间,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教师》2014,(8):103-104
教师在运用云空间进行教育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及时而肯定的回复,他们喜欢漂亮而充满个性的空间。因此,教师可以从空间资源准备、空间师生互动、空间版面设计等几个方面来下工夫,对大学城空间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垂直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亦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按照传统方法解垂直问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往往由于这些能力的不足造成解题困难.高中数学新教材立体几何中引入向量后,利用向量作为工具处理立体几何的垂直问题,可使空间结构代数化,把空间的研究从“定性”推到“定量”的深度,有利于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的障碍和空间作图的困难,既直观又容易接受.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与研究”栏目的设置绝对是一个亮点!它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创新的舞台,让学生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空间无法满足新的学习科学和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主流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实际需求,因此,从传统教学空间到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变革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一个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通过准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学生对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感知,探究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具有良好的感知,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水平和社会性交互水平,但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著影响。学生认为最为重要的三个特征依次是"无线网络"、"虚拟仿真软件"和"多边形实验桌"。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探究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途径,以及教学创新、教学策略,是构建理想小学数学的重要着力点,是发展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路径。为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就需要构建探究情境,以促进学生空间感知积累;用活信息技术,以助力学生空间想象培育;开展实践学习,以加速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同时,还应在教学中整合数学史话,以深化学生空间意识发展,丰厚学生数学学习内涵,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最好发展,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段敏 《新疆教育》2013,(6):79-80
在中学生所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如何利用教材的可操作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制图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识图及绘图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并且,制图课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制图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文就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一种不受时间、空间和技术限制的全方位实验室开放形式,学生可以课外在导师带领下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设备和空间资源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在实验教学时学生也可以进入教师科研室进行实验。实验室经历了技术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即实验室技术平台形成的过程,实验室管理也逐渐向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技术管理转变,逐渐成为到供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型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个学习领域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在认真分析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下教学策略。策陷一: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将数学知识拓宽到生活空间,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的位置关系,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