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以下简称"教学建议")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8月10日-11日,由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纲要"课和"概论"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属性和职能,要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教学内容;从历史出发以现实作为落脚点是“纲要”课的基本教学规律;“纲要”课的教学对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地位都有其特殊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要贯彻引导性、渗透性、参与性、现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纲要》课是面向本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授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时效,离不开一点,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才会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关系,重点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基本史实的讲解明确和突出“四个选择”;二是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的关系,任课教师除了应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外更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三是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关系,在授课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的,遵循教材的基本观点,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根据学校特点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5.
诗词教学法是增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它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新诉求。近现代诗词是对主旋律教育内容的多维补充,是历史亲历者的“在场”见证,是微观历史场景的生动呈现,是社会背景和大众心态的形象表达,能丰实“纲要”课教学内容;朗诵、鉴赏、拓展等诗词教学法的运用还能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和师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在课堂“诗意地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5方案”实施五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分别在教材编写出版和教学研究、教学示范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学科支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应围绕三个强化,即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问题意识,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教育评价,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历史思想、价值判断和现实观照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05方案"实施至今已近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问题。就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现状来看,需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纲要"课的课程性质与定位,厘清与专业历史课程的区别;二是避免与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在内容上的重复;三是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就是教师对“纲要”教学的认识或主张。“纲要”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及相关理论的工具,其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的培养。“纲要”现代教学观的基本主张是:“纲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基于互动教学理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开展研讨式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改进成绩考评方式,并将研讨式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五种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纲要"课程的学科地位,冲击了教材内容的理论基础,影响了"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坚决捍卫其学科地位,不断完善教材内容的理论体系,最终顺利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层次的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就要坚持"以史育人"的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大历史"观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真正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知识体系转化、升华...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是关乎其实效性的主要指标,因此,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过程四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教学内容的现实感、时代感,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这几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历史课程.为充分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特定的属性与功能,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注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坚持理论教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适时进行案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概论"课案例教学分为教学案例准备、案例教学实施、教学总结三个阶段。教学案例的撰写选取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案例教学的实施包括案例的导入、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才能深入地理解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从而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渠道,因此,“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务必注重实效,要“精”和“管用”。具体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工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不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实现将思政课的基本理论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21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更加明确地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并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纲要课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设计教学,抓住百年党史这一关键内容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从领导力量、前进道路、理论武器、制度保障、民族信心、物质基础等方面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点问题,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规律,坚定学生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自开设以来就备受关注,理论界对此的认识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亦颇为可观.这些成果大体上集中在对"纲要"课程的学科与目标定位、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对教材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上.本文在梳理这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纲要"课教学中,建议采取"辨史观于引导"、"寓论断于序事"、"解疑惑于比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历史观,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认识"四个选择"的必然性,以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增强学生的思考力和鉴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