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年级语文课堂存在着"伪朗读热"的现象。教师要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朗读指导中以读促感悟,以读促想象,以读促运用,让学生保持朗读的热情,感受朗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 2.以"自读课文,小组研读、品味词句、训练朗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与文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特点及教材研读苏教版三(上)第二单元三篇课文都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的文章,把言人之语用于描物、绘景,情景交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课文词汇丰富,句子优美,一些自然段层次清晰,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和习作范例。《北大荒的秋天》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  相似文献   

4.
所谓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对文字的最直观的判断,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对语感的培养,是提高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所学的语言不断地转变为自身语言的过程.那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以读为本,感受语言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也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语感的主要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感知过程.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读为本,利用自己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可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朗读:第一步,教师可以先初步介绍北大荒的背景;接着结合眼下的季节,引出秋天;然后让学生进行初步朗读课文.第二步,教师对文章的字词简单进行讲解后分组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第三步,要求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比如描写天空中流云的颜色用"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来描述.这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回味,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云彩的图像,达到美读的目的.在这几个阅读过程之后,学生们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其中那些优美的语言文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采用玩形朗读、变式品读、唤醒体验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并附上平时教学中一些具体的课例形象,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百读不厌、百读常新,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对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特别重要。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朗读形式。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设计理念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以“疑”为主线,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生疑”开始,让学生的“释疑”过程在阅读中进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存疑”中延伸。2.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以“读”为载…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真正的让学生爱上语文。一、语文课课前预习时要让学生读教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先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读课文做到:将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即使做不到读得有感情,最起码也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对所  相似文献   

9.
<正>一次,教研员听我上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抛出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些地方"后,有学生回答:"美在天空。"我正准备请另一个学生接下去回答我需要的答案"小河"还有"原野"的时候,教研员礼貌地打断了我,走到那位学生身边,微笑着说:"你回答得不错,你能把描写天空美的地方给我们读一读吗?让其他同学也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北大荒天空的美。"于是,这个学生很高兴也很大声地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他一读完,就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他们是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对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特别重要。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朗读形式。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促进其读书感悟呢?本文以苏教版教材第五册为例,谈谈实践体会。一、反复练读,读中感悟“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放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有层次读课…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相应的多种多样的促读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入境会文,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下面,.笔者就谈一谈怎样以多种方法促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入境悟情.  相似文献   

13.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秋天的赞美与喜爱;写秋游,但是不忘写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教学时,我以朗读教学为中心环节,以读激趣,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读促写,把学生带入  相似文献   

14.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注意创新指导,体现朗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在不同的朗读阶段中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总体感知,在读中悟理。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以问带读,以读促思。  相似文献   

15.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注意创新指导,体现朗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在不同的朗读阶段中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总体感知,在读中悟理。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以问带读,以读促思。  相似文献   

16.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叶珍珍  陈育娟 《学子》2012,(5):39-39
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读书过程,要把朗读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让琅琅书声把静止的文字变为跳动情感的音符,让静默的语言化为斑斓的图画,去饱览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江仁彬 《广西教育》2004,(1A):25-25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重在让学生意会,而意会的最主要手段则应该是反复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刍议□蔡长梅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  相似文献   

20.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秋天的赞美与喜爱;写秋游,但是不忘写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教学时,我以朗读教学为中心环节,以读激趣,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读促写,把学生带入一个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