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活在世上 ,总要不时地与自己打交道。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心如明镜台”的慧明禅师或是梦中迷蝶的庄周的 ,因此人对自己总抱有一定的看法。有人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 ,有人自负地站在梦幻中的制高点 ,也有人正视自己而自强不息。自卑、自负都是病态的心理 ,它们都走到了极端 ,已远远超过了自谦、自信的范畴 ,而只有自强才是健康的表现。不过我倒认为自卑、自负和自强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 ,一个人只有跨过了自卑或自负的鸿沟才能到达自强的彼岸。有人自卑与生俱来 ,可能因为生理上有所缺陷 ,表现为胆小怕事 ,内向寡言 ,不敢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 教育发达的国家均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教育,现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幼儿的健康心理。目前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的改变,社会不断发展乃至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等,使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他们往往不会正确认识自己,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更不会正确地认识别人,不懂得与别人友好地相处,因而出现自卑、自负、自私、自大等心理偏差。 面对以上教育工作中的误区,我们觉得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 ,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 ,家庭规模小 ,使人际交往关系变得简单。而独门独户的单元住宅 ,给幼儿交往带来了不便 ,使一些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 ,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经常发生冲突或攻击性行为。有些幼儿依赖性强 ,独立性差 ,有的孤僻、自卑、急躁、退缩、不合群 ,社会适应性差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因此 ,让幼儿学会在群体中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 ,与周围人友好共事 ,是教育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 ,同时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大量心理研究表明 ,人际交往是正常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际交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由此本文拟从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开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在家里,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的交往对象也变成了同伴。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地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  相似文献   

5.
自卑、自负、自强是不同人对待生活所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心态。自卑者一味看着自己的不足,鄙视自己、自惭形秽;自负者往往孤芳自赏,一意孤行,以己为圣,唯我独尊;而自强者则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显然,自卑、自负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摆脱自卑,超越自负,自强不息地努力拼搏才能有所作为。自卑者常常表现出自己懦弱、胆怯的一面,凡事畏首畏尾,总认为自己力不能及,缺乏自信,最终一事无成。自卑是懦夫的专利,也是懦夫的人生信条。自卑者往往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自命不如,主动退却,永远保持一种‘海风亮节”,殊不知…  相似文献   

6.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个别幼儿因为缺少交往技巧,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幼儿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碰到困难不会向别人求助。同时,有的幼儿受交往能力的限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比较依恋家长和家庭,不能愉快地来上幼儿园。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为此,针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蔡巧治 《新疆教育》2012,(8):104-104
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个别幼儿因为缺少交往技巧,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幼儿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碰到困难不会向别人求助。同时,有的幼儿受交往能力的限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比较依恋家长和家庭,不能愉快地来上幼儿园。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静 《考试周刊》2012,(81):189-190
幼儿在入园之前大都生活在家庭的关爱和呵护下,接触交往的是自己的亲人。幼儿在入园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接触的人群范围也变大,活动交往也随之增多,这是幼儿学习和新生活的开始。在我们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现一些独来独往的幼儿,这些幼儿或许没有进入脱离父母的独立生活状态,往往在幼儿园表现为沉默寡言、不主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中有那么一些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不爱表现自己,不愿抛头露面,胆小内向,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也不是很主动。这类幼儿往往不被大家所注意。可是跟他们形成反差的有那么一群幼儿,他们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乐于交往、活泼乐观,往往能引起周围人更多的注意。很明显,两类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前一类孩子由于性格等原因,缺乏自信易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0.
刚从家庭小圈子中走出来的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还很差。尽管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但他们都不会友好地交往。有的幼儿在家独自惯了,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同伴交往;而有的则因为在家中霸道惯了,常常在交往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伤害同伴。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新入园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为幼儿创设友好交往的环境,是开学初小班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一、消除交往的第一隔膜影响刚入园幼儿交往的第一层隔膜就是幼儿之间互不认识,玩耍时总是自顾自的。因而极易产生孤独感,失去上幼儿园的兴趣。而若有几个曾经相识的小朋友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会有说有笑,坐在一起,玩在一起。可见,幼儿对认识的同伴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1.
在“两课”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如何加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及创新素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总结如下: 一、学生心理素质 在节奏快、竞争强、变化多的现代社会。面对升学不顺,经济拮据,学业受挫,人际是非,家庭变故,就业艰难等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由于不能适应环境而形成恐惧心理;由于认识偏差而产生逆反心理;由于学业不顺而产生厌学心理;由于面临考试而形成焦虑心理;由于自我评价偏差而形成自卑或自负心理;还有只能赢不能输的好胜心理,多疑心理、虚荣心理、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提出幼儿交往退缩行为是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其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害怕陌生环境,不愿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等。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与老师、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热情,深受老师与同伴的欢迎和喜爱;而有一些孩子则相对安静,常常独处,不乐意与同伴交往,当面对他人主动提出的交往需求时,往往表现出不自在、躲避或不予回应,即产生了交往退缩行为。由于后者常被认为是"乖孩子",不  相似文献   

13.
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自卑心理在幼儿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一种人格缺陷。  相似文献   

14.
文摘荟萃     
中学生不良心理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对新环境(新的学校、班集体、老师)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畏惧、抑郁、紧张、烦闷心理;学习压力大,在学习上产生的厌倦、焦虑、自卑或狂妄心理;和同学、老师、家长关系不好而产生的孤僻、嫉妒、多疑、怯懦心理;对青期的不解而产生的困惑、敏感、疑虑、早恋心理等。这些心理的不平衡和失调,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生长,甚至出现种种心理疾病:有的逃学或半途退学,有的出现精神异常,有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有的思想颓废,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绝路。中学生中自杀、出走、各种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狂妄、自卑、多疑、嫉妒、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健康观念的推广,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当前,幼儿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如:怯懦、自卑、任性、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充满自信,有的孩子却有自卑感。幼儿自信与自卑心理的产生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它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水平密切相关。幼儿时期的自我评价处于初步形成时期,越小的孩子评价水平越低,他们常常依附于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当作评价自己的依据。幼儿接受外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信或自卑。幼儿自卑心理产生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有些孩子体质差、年龄小,跟不上成人对他的要求,因而产生自卑。培养孩子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  相似文献   

18.
自卑小议     
所谓自卑,简言之,就是“自以为卑”,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当今中学生中,相当多的人存有浓重的自卑心理。比如,有些同学个子矮、容貌差、学习成绩差、家庭生活条件差,担心被人瞧不起,因而怕与别人交往,变得沉默寡言。也有些同学在犯了错误之后,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认为“这一下完了”,以为周围的人会另眼看待自己,因而总是抬不起头来,自觉低人一等,没有指望,于是自暴自弃,干脆破罐子破摔。一些学生之所以产生自卑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自身条件出现了某些不如他人的因素,有的好奇心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9.
陈锦容 《文教资料》2011,(28):141-142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走出家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平时表现为孤独,退缩,胆小,害怕,动作迟缓,拒绝参加活动等。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进取心,影响他们日后的交往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退缩行为,阐述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建议,力图使幼儿的退缩行为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