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翠芹 《考试周刊》2011,(80):184-184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等都不相同,这就使得物理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意外"。面对这些"节外生枝"、"灵光一闪"的"意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用智慧捕捉这些"意外",重新调整教学结构,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使师生情感交  相似文献   

2.
邹学萍 《考试周刊》2011,(51):160-161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信息技术课堂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现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超越预设轨迹的“意外”发生。对于这些“意外”我们不能排斥它,而应该关注、思考、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巧妙引导,让这些“意外”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意外”中收获“意外”。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妨这样做。  相似文献   

3.
林庆杰 《考试周刊》2014,(58):50-50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及时生成不断涌现,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从而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意外",顺应"意外",分析"意外",探究"意外",才能生成课堂精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将会活跃课堂,进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实实  相似文献   

5.
"生成"是相对"预设"而言的词语,"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的设定",如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任何课堂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共同活动下生成的过程,它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面性的特点,"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生成",课堂会变得封闭僵化,没有活力。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想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初中生因性别、家庭背景、性格和爱好等差异,会有不同表现,课堂上经常出现"意外",影响教学秩序。如何巧妙捕捉并化解课堂意外,把意外生成的资源灵动变成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惊喜,需要教师运用智慧与技巧,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要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与错题不期而遇.细细品味,有的错题价值不大,一笑了之;而有的错题却价值不菲,不失为检测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程度高低的一块“试金石”.按照动态生成资源观的理论,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宝贵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丰富的实践智慧,就能够于平中见奇.  相似文献   

9.
宋士国 《考试周刊》2011,(76):166-167
思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互动、情感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如果灵活处理这些课堂"生成",突破"预设",就能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形成品德,打破传统品德教学的说教、被动接受的模式,使品德教学变得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课堂的有效生成,则是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大力实施"创设问题情境、活用教育机制与巧用拓展延伸"等招数,才能激发生成活力,巧妙生成动态资源,发挥"一箭多雕"的生成辐射奇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千变万化,常常会有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出现教学意外是在所难免的,正确处理教学意外,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潜能,发现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在捕捉与处理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给了教师一个机会,一个展示自己驾驭课堂能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徐茜 《学苑教育》2012,(10):6-6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幽默含蓄地扭转偏离的"轨道",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捕捉教育生成点,全面实施教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发挥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相机而教。要想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所用",就要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倡导动态生成理念。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视而不见,或抑制学生“脱轨”言行的;也有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课堂教学的过程已成为师生共度的历程、共创的体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不再是由教师独家策划、预定的剧本,更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随着故事情节的变换而不断高潮迭起。于是“动态生成”课堂(最早由华师大叶澜教授提出)已成为今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它和教师不够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把它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实施,从而使最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变得僵化和生硬的“预设性”课堂形成了强烈对比,但又包容了后者的精神实质。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但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同样精彩。这一节课,学生的“发难”使我感到惊喜,一堂普通的课,因为真实而美丽,因为学生的课堂生成而精彩,因为自己能把握住课堂意外的脉搏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高效而合理地开发学生这一重要教育资源,是当今教育工作者迫切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课堂上,却仍存在忽视对课堂生成资源中各种信息的激活与利用,造成生成的"即时资源"流失与浪费,以致一个个十分可贵的课程资源"开发点"在有意无意间"稍纵即逝"。那么,面对"活"起来的课堂,语文教师们该怎样把握原生态课堂教学资源,使自己成为课堂资源生成的"激发者""重组者""推进者",让精彩不断生成呢?  相似文献   

17.
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是多元的,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在一定教学情境下的很多思考是难以预料的,无法预设的,而这些往往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好的灵活性和调控能力,关注课堂中的"意外事件"和"突发事件",不失时机地捕捉和应用课堂上动态生成构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应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此略表浅见.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这是课堂教学的特点。正因为此,教学设计才变得必不可少。但课堂又是生成的,这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如果无视课堂的生成性,那么教学就是残缺的。一言以蔽之,"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应该说,"生成"的课堂虽因充满各种变数而会让教师面临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意外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促成语文课堂的精彩。高效的课堂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就能实现的,当发生偏离预设的意外发生时,也许就是课堂出彩的机会。教师要发挥教学的智慧,用好教学中各种生成性资源。教师还要打造民主的课堂,创设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状态,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些相应的变动.”有效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中即时的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捕捉学生的“节外生枝”(即课堂中出现的教师备课之外的非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