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成教育保证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保障。目前,学校、教师、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不够。三者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车驰明 《学周刊C版》2019,(5):145-146
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学校在养成教育认知上、教师在养成教育行为上、家长在养成教育方法上等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学校应该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4.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促进其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成才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进行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校应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吕旭升 《成才之路》2010,(6):I0019-I00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在多年的班级及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尝试将“激情法”巧妙地运用到养成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尽管造成难管教怪象的原因很多,但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往往重教书轻育人。因此,现阶段,重视与加强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十分必要。一、加强中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周传华 《师道》2015,(3):17
学生在学校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好习惯伴随人的一生,也让人受益一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方式。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宋绿叶 《新疆教育》2013,(10):126-127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行为习惯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好的习惯将伴随学生一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从早做起。因此,班主任应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关爱学生以情明理班主任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启蒙老师,应全身心地去关怀学生的养成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了解学生,晓之以理班主任必须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习惯,从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通过和他们谈心、接触来掌握情况,把心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养成习惯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研院所研究生素质培养中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研院昕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培养单位特色,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以单位特殊要求为背景的养成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章以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实践为基础,从组织文化素质养成、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养成、科研能力养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科研院所研究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面对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时代的新要求,面对儿童的新特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也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方式.以求实效。我们在儿童行为主体观、行为养成目标观以及行为养成过程观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建立在“德性教育”的基础上,创设环境,让学生行为规范在学会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养成。在具体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养成,在实践磨炼的过程中养成。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成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为社会及上一级学校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就要从养成教育入手。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良好教育,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包括自然情况及社会情况,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翔实而丰富的素材,从而也就避免了写文章时提笔不知从何下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好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因此,教育要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而学生的一切都从习惯起步,养成好习惯是人一生中享受不尽的利息,养成坏习惯是人一生中无法偿清的债务。养成教育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工程。近年来,我校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在养成教育领域进行了艰辛而初见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元玉有 《教育》2015,(6):39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学校工作中,浮山县城关小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养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务实开展课堂教学,全员狠抓养成教育,用课改促进养成,用养成涵养课改"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育人、课改育人、活动育人,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学校教育对人的塑造,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感染熏陶,而这部分往  相似文献   

20.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德育管理,介绍了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如果在实践中合理使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