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南柯记》虽然并不像他的《牡丹亭》那样得到众口一词的好评,但其在写梦方面,梦境与现实处理的微妙自然,真真假假,显示了高度成熟的技巧与复杂的思想.成就斐然,并不输于《牡丹亭》。  相似文献   

2.
有人因为弄丢首饰而一贫如洗;有人因为得到首饰而一夜暴富。弄丢首饰的因此而真诚可爱;得到首饰的却因此面目可憎。真诚可爱的从此过上了心安理得的生活;面目可憎的却从此生活得永无宁日。这不是什么人生AB剧的剧情,这是短篇小说巨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两篇传世经典之作——《项链》与《珠宝》的主要情节。  相似文献   

3.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红楼梦》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这是小说通过爱情描写政治,掩盖作品倾向,规避文字狱的需要。这一特色表现于小说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描写之中,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5.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最受欢迎和重视的作家之一,她的写作主题和风格独树一帜,其影响超越了南方文学的地域性,使她成为世界级的作家。她笔下小人物的悲喜剧,正是动荡不安的南方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集《绿帘》的分析,阐述韦尔蒂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把"假作真时真亦假"翻译为"若把假的当作真的,那么真的也就成为假的";有失作者本意;而应解成为"贾作甄时甄亦贾",即姓贾的就是姓甄的.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中人物身份、关系、作态真假莫定,反映了封建伦常、人性的失落与败亡.作者开辟西门家庭这一窗口,剥落了黑暗社会的虚假外衣,让世人窥见了腐朽荒唐的社会真相.  相似文献   

8.
《项链》的结尾向来为人所喝彩,但是,人们在赞美之余却很少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莫泊桑为什么使用了这样一个结尾?这需要从人物形象入手来思考。《项链》的情节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过程。这种从故事情节入手的分析,对帮助读者理清小说的思路有很大的益处。但是,这种思路也有不完善之处,那就是容易使读者忽略人物形象。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射到人物身上,我们就会发现,玛蒂尔德的人生显然有两个阶段,形象也截然不同。一个是一位有闲无聊的家庭美少妇,一个是一位勇敢地承担起偿还巨额债务的劳动妇女。这两…  相似文献   

9.
曹军 《考试周刊》2009,(9):42-43
纳撒尼尔·霍桑的象征主义名作《红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浓厚的圣经情结,因此对小说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人物、叙事结构和情节三个方面对《红字》中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正是这些圣经原型的巧妙运用,使《红字》呈现出一种灵性的光辉,成为一部超越时代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模式,分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部作品中的神话以及《圣经》原型意象,以期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独特创作技巧和创作思想,增强小说的阅读性。  相似文献   

11.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型。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语言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观念原型、意向原型和音乐原型六个方面对新版影片《大地惊雷》中蕴含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文山学院学报》2016,(4):62-66
《梅葛》《查姆》与《圣经·创世纪》虽是隶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但都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社会早期生活的遗迹再现,也被称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借助原型批评理论,对比研究《圣经·创世纪》与彝族史诗《梅葛》《查姆》创世的异同,解读希伯来先民和彝族先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二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凤凰》中的情节、人物、场景与主题等,指出其中隐藏的神话原型,诠释文中圣经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和道德沦丧,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从意象、结构到主题,蕴含了丰富的圣经原型。对立的意象彰显了对善念的弘扬,基督教意象突出了对信仰的追寻。U型的叙事结构和浪漫传奇的主体情节反映了有始有终的人文关怀以及救赎与重生的主题。整部作品意图通过对神话、对基督教传统的回归提出现代人精神危机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裘德的《圣经》人物原型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男主角裘德,是《圣经》人物参孙、耶稣和约伯的变形再现。作家通过对这三个《圣经》原型的重塑与整合,不但塑造了裘德这一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形象,而且还集中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社会的真实全貌。  相似文献   

16.
田地 《华章》2011,(20)
原型理论是近年来文学批评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建立在人类学,心理学和神话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从解析《简·爱》蕴含的圣经原型方面,揭示了《简·爱》当中体现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圣经情结.  相似文献   

17.
在亘绵不绝的古代短篇小说中,《聊斋志异》是一座高耸云端的巨峰。大抵成功之作,莫不根植于生活。在如何反映现实的问题上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粹的记实之作,另一种则是以表现理想为主。《聊斋志异》多属后者。  相似文献   

18.
先知的复调:海子《四姐妹》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诗歌《四姐妹》是一首多音齐鸣的复调诗歌,其中至少可以听到“海子个人”,“耶稣基督”,“先知”与抒情主人公四个声部的声音。这四种声音既能在一个共时空间中同时展开,又互相应和,形成一种历时性的时间运动,统一和谐地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短篇小说《一则新闻》中,美国作家尤多拉.韦尔蒂采用一系列的叙事手法使全文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未知点。通过深入剖析作者的叙事策略,读者的解读潜能得以拓展,在阅读中自觉为文本建构多层意义,从而体会叙事结构中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洋 《英语广场》2017,(3):41-42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其作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人性缺失,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探索。《玉米少女:欧茨梦魇故事集》收录了欧茨所写的七则恐怖故事。其中一篇小说《毒伞》描述了一对兄弟彼此嫉恨却最终共同毁灭的故事。这里试运用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对欧茨小说《毒伞》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人物及意象与《圣经》故事情景的置换与对应,从而达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人性复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