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三星堆文化旅游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通过对比三星堆、长城、秦兵马俑等化旅游景观的开发,指明了三星堆在旅游开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有巨大潜力可挖掘,提出了建设三星堆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些传统儿童游戏正濒临失传、消亡的危险,但在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中,对传统儿童游戏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却相对冷淡,多为基于幼儿教育、儿童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研究.旅游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视角,运用心理学、民俗学、体验经济学和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传统儿童游戏的旅游价值,并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传统儿童游戏旅游开发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古镇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其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方面的价值上.要使四川古镇的旅游价值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重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日,四川省委和省政府领导正式宣布了四川在西部大开发的未来10年中加快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旅游产业是四川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加速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方面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较之其他先进省市,却又显出明显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1、在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主要是以原景区的修修补补为主,无论是在长期的规划上或项目的建设上,都缺乏雄心,缺乏新意,长期没有开发出新的重点项目,远不如周围的兄弟省。陕西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推出了兵…  相似文献   

5.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利用形式。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日益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梁璐 《华夏文化》2006,(1):10-13
旅游是一种对于文化的体验与认知的过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活动吸引游人的魅力所在。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游山玩水,而是更多地投入异地,体验别样的奇情异趣,领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导向,即确定旅游地文化主格调或旅游文化开发方向,重  相似文献   

7.
保护古镇 传承民俗 促进旅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城古镇具有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价值,保护和开发名城古镇,要处理好保护、传承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建议要科学地制定古镇保护、利用、开发规划;要抓住自身特色,准确定位,发挥创意;要理顺体制,转变机制,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姜睿 《文化市场》2000,(5):30-32
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旅游业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旅游作为其核心也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并发展以博物馆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对正在迈向文化经济时代的上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力于对上海市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分析及其行销策略的探讨,以期推动上海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完善并优化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进而为其他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旅游类型中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凉山彝族火把节就是一个代表。火把节的成功举办,既为民族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部分即原真性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出现了过度商业化、世俗化、缺乏真实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火把节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五尺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道之一,是秦汉时期由中原王朝入蜀的通道,是中原与西南地区各族人民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线路,五尺道以其拥有的遗产元素多样、分布范围广、保存情况复杂、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前景等特性,在国际国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保护中开发五尺道文化,打造五尺道文化旅游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五尺道文化线路沿线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作出旅游发展建议,以期五尺道文化遗产深度保护及旅游开发得到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有其特殊性,开发规划的思路应区别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区.本文提出了以人类学为学科基础,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为前提,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的规划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开发“三国文化之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三江旅游应以“三国”为主题 ,“三国文化旅游”或“三国文化之旅” ,实际上是三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物。“三国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历史学的、历史文化学的、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开发“三国文化之旅”应注意 6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概述了古丝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曾经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客观反映古丝路现今沿线旅游资源实体的手法,研究表明了古道沿线具有景观资源种类最多、民族风情最丰、高原风光最美、组合优势最强、开发潜力最大、旅游行程最短等几大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优势,分析表明具有发展观光、度假、生态、科考等复合功能的区域旅游资源经济纽带的巨大潜力;以整体开发旅游线路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商贸旅游产业集群,因而提出推动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建设区域经济纽带和民族经济大走廊的战略构想。结论提出四川与云南应加强合作,以整体开发南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为导火线,引起古道沿线其他产业的共鸣,建立中国西南内陆直通沿海的国际经济互动纽带,进而促使我国西南山区或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矛盾无处不有,甚至连化遗产保护也被卷入政治旋涡之中。缅甸的政治生态恶化导致联合国拒绝向它提供必要的援助,亦拒绝批准缅甸政府提出的保护蒲甘化遗产的申请。对于在蒲甘兴建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缅甸国内外专家学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联合国教科组织的专家也颇有微词,认为修筑公路破坏了蒲甘的整体面貌,蒲甘正面临着开发旅游项目和保护历史原貌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2001,(1):38-41
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旅游业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旅游作为其核心也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并发展以博物馆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对正在迈向文化经济时代的上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力于对上海市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分析及其行销策略的探讨,以期推动上海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完善并优化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进而为其他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旅游管理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21-325
“春雷行动”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旅游行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上海国际访问者中心建设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第2批上海导游援藏;中日旅游交流大会;上海加强对日旅游宣传促销;上海旅游行业全面参与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上海外滩源正式开发建设;上海金融业涉足境外游;首届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文化市场》2002,(4):34-35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坪镇孙家冲村开发“农家乐”旅游.以土家、侗家风情歌舞为特色,招徕游客.产生了旅游热效应。把山村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投入市场.使当地还比较贫困的土家山村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使长期仅作为目娱自乐的土家山村文化体现出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旅游     
《上海文化年鉴》2011,(1):361-369
旅游综述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举办年,也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世博旅游年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上海旅游行业扎实做好世博旅游接待服务各项工作,及时总结沿用办博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科学谋划后世博旅游业发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世博效应带动,上海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收入和国内游、入境游客数均出现大幅增长。2010年,上海旅游收入达30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64.05亿美元(约435.294L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3.5%。上海接待国内游人数达2.15亿人次,同比增长73.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8511200人次,同比增长35.3%,其中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7337200人次,同比增长37.6%。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09,(1):339-339
9~10月,上海世博旅游主题系列《游览护照》陆续发布。2008年《游览护照》采用新颖有趣、贴近公众的《游览护照》和景点纪念签章的形式,吸引广大市民走出家门,参与上海六大系列主题旅游活动。08版《游览护照》结合“世博风情游”为主题,整合开发新的上海世博专项旅游资源,根据市场受众,以领略上海之美为线索,推出6个系列品种。分别是:针对白领市场推出的领略海派风情之美——文化风情;针对青年白领和市民领略经典浪漫之美——都市精品;  相似文献   

20.
8月13日,由上海市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和浙江省旅游局共同举办的第5届“沪苏浙旅游市场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来自三地及所辖各地级市、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新闻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立足于长三角旅游市场合作,利用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的契机,以“如何开展城市旅游形象宣传营销的策略分析”为主题,邀请美国旅游资源营销专家作主旨演讲,介绍区域合作开展旅游形象宣传的方法和案例。上海浦东新区、江苏无锡、浙江宁波3个城市(区)在论坛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