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新闻界竟然有那么多“才子”没有文凭? 为了一张文凭,今天又重新返回那阔别二十四年之久的课堂生活,依然作为一个学生,依然要接受那许许多多的严格考试。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早晨离家时,女儿问我:“爸爸,你今天到哪里去采访”怎么回答女儿?作为爸爸的我,只觉得脸红耳臊,恨无地洞可钻。为了获取一张大学文凭,使自己在评定职称的道路上扫除障碍,已是不惑之年的我,正处于编辑、创作黄金时期,实在是挣不脱文凭——职称,职称——文凭,这两者的缠绕,才又重新站到了这个已经陌生了24年的课堂上。其实何止于我呢?他们不也一样吗?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个人经历的记录,是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审查干部“三龄一历”工作中,我感到目前干部人事档案在使用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1.档案材料中虚假成分较多。真实性是干部人事档案最基本的要求,但目前档案材料中不实的问题十分突出,造假现象较为严重.正像有句顺口溜说的“: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文凭越填越高”,年龄问题最为突出。有的人在各个时期填写的表格里,年龄都不一…  相似文献   

3.
人生,也许要面对无数次的选择,但能涉及影响人生道路或是奋斗目标的选择恐怕就为数不多了。然而,在我的一生中,仅仅围绕档案工作就已有了两次重大的选择。 当我在1983年成人高考时毅然选择档案专业的时候,当我怀揣着档案干部专修科的大专文凭并经深思熟虑后告诉亲人自己决定从事档案工作的时候,当  相似文献   

4.
在我家珍藏着两幅字,一幅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另一幅是“乳燕出谷,鹰隼试翼”。每当我看到这两幅字,便使我想起了和范敬宜老师的一次刻骨铭心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陈兆龙 《新闻世界》2008,(10):16-17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一次圆满的盛会,源自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无限热情;一场幸福团聚,背后蕴涵着亿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北京奥运就像是这首《我和你》,旋律轻缓。歌词简单,但却越听越好听,越唱越上口。这是我们给全世界的承诺,我们是一家人,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在越平淡的生活中就越显得可贵,以至于一百年,一干年以后,我们都不会忘却那段情,那份意。  相似文献   

6.
第一封承认新中国的电报 1949年10月2日一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在苏联外交部大楼里召见了国民党广州政府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代办. 双方礼节性地寒暄两句,然后,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将一份照会声明递给这位"代办",声明说: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的这份宣统元年湖北法政学堂文凭,是清末洋务派办学堂的历史见证。这件文凭长97厘米,宽59厘米,顶部有二龙戏珠及祥云图案,文凭上部是当时统一规格的《上谕》,文凭周围有木刻花纹图案。整幅文凭布局大气合理,形式古朴大方,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精美的收藏品,是一件难得的档案珍品。  相似文献   

8.
我,初中肄业,没有学历,没有文凭,热爱写作;我,农民出身,当过教师,当过工人,笔耕不辍,连续22年“爬格子”。  相似文献   

9.
试论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凭是学生学习的真实凭证,为维护文凭的真实有效和高等教育的诚信,我们必须管理好学籍档案;要运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彻底根除学历、文凭的造假.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那个初冬,我怀揣着高中文凭和对国防绿的向往,穿过家乡洒落着霜花的田陌踏进军营。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使人身心疲惫,但在训练之余。我仍然抓住点滴时间努力笔耕。指导员看我爱写好画,便让我当了文书。这样一来,连队办黑板报、出墙报便成了我的分内事。一次,师组织科长到连队检查工作,觉得我写在板报上的文章不错,让我抄了两篇投到《人民军队》报,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半个月后,竟然有一篇稿件被加编后刊登在二版头条位置。我因此被调到团政治处当了报道员。  相似文献   

11.
义乌市档案馆保存着一张十分珍贵的清末师范文凭.这张带慈禧懿旨的文凭是我国废科举兴学堂后由浙江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颁发给首届师范毕业生的,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师范文凭".  相似文献   

12.
1987年3月6日,复旦大学新闻系自学考试的第一批毕业生领到了紫红烫金的毕业证书。这8名毕业生是1447名报考者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两年的拚搏,首先通过考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呢?我们采访了其中的两位。“要文凭,但不混文凭”他,上海毛麻公司第一仓库的肖建栋,成绩名列前茅,总分939分,其中新闻学主课5门成绩均在70分以上。站在青年与中年分界岭上的他,十分珍惜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20多篇,别说省里,就连市里的新闻单位也没沾上边. 这几年,我们二矿宣传科重视通讯员的学习提高,连年订《新闻爱好者》,发给通讯员学习.宣传科定期办培训班,通讯员队伍不断扩大,发稿数也逐步增多,许多人初步掌握写稿要领,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始是宋文吉给我一本《新闻爱好者》,并告诉我,从这本书上能学到写稿方法.从那以后,我认真阅读,反复练习,慢慢入了门.我越写越有味,越写思路越开阔,矿广播站经常用我的稿子,局和市以上新闻单位也发表了我的作品,还两  相似文献   

14.
试论"假的真文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凭是一个人学习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凭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文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随着当今国人渴盼文凭的升温,虚假文凭亦泛滥成灾。近年来,为根除街头巷尾兜售的“真的假文凭”,有关部门向“真的假文凭”悬起了利剑,随着文凭打假力度的日益加大,“真的假文凭”渐渐被人们所冷落,但另一类披着合法外衣的“假的真文凭”却备受青睐,它具有更大的蒙蔽性,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说它“真”,是因为它具有所谓国家批准的招生计划,有相关的招生统考或联考材料,有与相应学历对应的课程安排及毕业论文等,“假的真文凭”是由高等院校授予的,网上查得到,认证机关能过关,档案材料鉴别能通过,盖有合法印章,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承认;说它“假”是因为有的是不符合报名条件降低标准而入,有的是入学考试“枪手”代考,有的从来不上一堂课、不看教材、不阅读指定的书目、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懒于或写不了论文花钱雇“枪手”代劳的。最为荒唐的是个别人在文凭上搞起交易,或恃之以权力,或借之以金钱,或凭之以关系,不费吹灰之力捞到手的。  相似文献   

15.
谁写的书     
最近比较烦。我烦了好几年了。奇怪,连着编了几本“学术书”,越编越糊涂,越编越恼火,因为我始终闹不清自己在给谁编书。隔几行就得遇上“老熟人”,不是马恩,就是孔孟,还有老子什么的,于是踩着成堆的废纸去找原著,搅了书蠹们的美梦。查原文原本是我们的职责,不过,假如书们刨去引文,剩下的就只是些空洞的起连接作用的语句,再加上对引文们的解释,那么,这究竟算是谁的作品?再比如引文们是从“二道贩子”那里批发而来,连同原书批注的出处,那么,这又算谁的劳动成果,更何况贩来的引文及其出处未必准确(经常如此)?  相似文献   

16.
文凭无疑是受教育的标志。面对官员制造假文凭假学历的现象,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凭才能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否学历越高,才能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工人日报做校对工作。不久,我们校对组先后出了两起重大的政治性差错,一是把一则国际消息中的“南越……”错成“越南……”;另一是把一个大字标题中的“叛国”错成“判国”。这两起重大差错使十多万份报纸不能发行,损失资金好几千元。差错出了以后,同志们非常紧张。我因初做校对工作,没有经验,心里更是紧张。由于紧张,脑子“运转”不灵,有时连很熟悉的字都怀疑它是否正确。紧张并不能防止差错,有时越紧张越出错,越害怕错误越多。这两次政治性差错发生后,我脑子里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校对工作能不能不出错?怎  相似文献   

18.
呵呵,最近当了一回媒婆公。一个是三十多岁的钻石王老五,一个是二十八九的高文凭剩女,门当户对,钱多貌配,都到了这一把年纪,快餐时代,我这里给丢根火柴,那边厢不嘭地燃起熊熊大火?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新闻记者都是高等学府造就出来的高材生,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结合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的过程,得出这么个结论:没有文凭的人,只要热爱新闻事业,下苦功学习新闻业务,同样能当好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来函多数询问的是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很多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自然是想掘得一桶金,那么,在线教育的"金矿"在哪里?一、在线教育的"垄断模式"与"纯商业模式"从我本人从业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中国在线教育上百亿元的市场,仍然限制在能够发文凭的网络教育学院上。这些网络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凭借推进网络教育的国家政策,通过垄断性的"贩卖文凭"掘得大笔资金,曾一度导致高等网络教育招生、教学乱象从生,给网络教育的发展蒙上很大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