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年前为了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一些教育先哲曾经对新世纪的到来进行过“世纪末的教育思考”;100年后的今天,为了中华民族的21世纪腾飞,我们小学教育应当为新世纪的未来公民作些什么样的教育准备呢?  相似文献   

2.
“非典”,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的新生疾病,在新世纪初叶,竟成为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必须面临的一场严峻挑战。不仅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威胁,更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在沉思:作为教育,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 ,2 1世纪的教育将是什么样的教育 ?有人从世界科学革命的挑战出发 ,提出 2 1世纪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有人从市场经济的挑战出发 ,认为 2 1世纪的教育应当加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法制教育等等 ;还有人以西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作为中国 2 1世纪教育的改革方向 ,提倡教育的功能应当更多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凡此种种 ,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都不够全面。我们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 ,加强科技教育 ,但不应把人培养成为“机器奴隶” ;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整教育机制 ,但不要把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片黑色的阴云,突然遮住了春日的蓝天;一个凶残的恶魔,把灾难带给祥和的人间。“非典”!“非典”!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正在把中国考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在把中华民族精神磨炼  相似文献   

5.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政府和人民都经历了从无知、忽视——不知所措、反应过度——理性处理的过程。深刻反思“非典”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从中反思教育的问题。1.“非典”初期大学生的离校返家,暴露了教育的缺失。据报道,非典初期,大学生大批离校返家。北京是疫情的重灾区,无疑,在关键时刻大学生的离校,给全国疫情的控制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恐慌心理,这一举动对全国大局的影响可想而知。大学生是接受过最好教育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精英。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当然要高于一般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为中国教育改革带来了什么样的任务与要求?小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8月15日至1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部分学校校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教育政策”为中心议题,分“缩小教育差别”“创新教育制度”“教育强国战略”三个专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03年春季,非典型性肺炎的重大灾害突袭中国大地,英勇的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奏响了一曲高昂的时代壮歌。抗击“非典”的斗争为少先队正在开展的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的“民族精神代代传”的活动以及深化少先队体验教育,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最及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素材。广大辅导员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关注和参与抗击“非典”的斗争实践中,体验和弘扬民族精神。一、从感受抗击“非典”的英勇精神中,体验当代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非典”这个疫魔不但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而且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无尽的混乱和沉痛的教训。部分中小学放假,高校封校,招研、自考延期……然而,当我们面对非典疫魔不要反思我们学校的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卫生教育、运动教育、忧患教育吗? “非典”时期最令我们老师汗颜的是我们的学生原来不会洗手或者没有洗手的习惯,还需要临时“补课”。我们的学生好像勤喝水、勤洗澡、勤换衣以及屋子要勤通风,衣物要勤晾晒等等日常卫生习惯因为“非典”的到来才懂得重视它们。再看我们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曾经深刻地指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主要指高等教育)存在两个不适应,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那么,从源头上讲,我们的教育究竟存在怎样的根本性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中国最需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能够担负起建设经济强国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怎样办教育才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绕着关心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正在思考的。我们怎样从过度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转向真正关注生命本身的需要与价值?怎样从追求以成绩为主的单一质量观转向关注人全面而多元发展的质量观?怎样从高度而统一的标准化培养转向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培养?怎样引领教育者从注重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注重教育境界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000年。是的,还有四年光景,我们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新时代让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求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语文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应当采取怎样的教育战略和策略?作为在世纪  相似文献   

12.
史炯华 《上海教育》2022,(18):24-25
<正>“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又将如何在未来创建理想学校?我们在构想并着力描绘“梦想、幸福、完整”面向未来的育人课程。“梦想”支撑了“信念”、架起了“未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幸福”构建了教育的“目的”与“方向”,让每个孩子适应社会;“完整”,基于梦想与幸福两者之上所形成的,为成长赋能、为生命增值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非典这个疫魔不但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而且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混乱和沉痛的教训。部分中小学放假,高校封校,招研、自考延期……然而,难道我们面对非典疫魔不要反思我们学校的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卫生教育、运动教育、忧患教育吗?非典时期最令我们老师汗颜的是我们的学生原来不会洗手或者没有洗手的习惯,还需要临时“补课”。我们的学生好像勤喝水、勤洗澡、勤换衣以及屋子要勤通风、衣物要勤晾晒等等日常卫生习惯因为非典的到来才懂得重视它们。再看我们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睡眠卫生习惯又是何等水…  相似文献   

14.
据慧聪商情统计,2002~2003年度,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达210亿元,其中教育软件占34亿元,仅教育资源库一项就占到75.6%。2003~2004年度,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依然达260亿元,其中校园网和教育域域网成为中小学投入的重点。“非典”疫情使远程教育的需求再次成为业界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学校是最美好的学校?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幸福的教育?几十年的高考实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激烈的教育竞争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被无数人诘问,又被无数人哂笑;被无数人捡起,又被无数人放下.为什么在纷纷扰扰的一片嘈杂中,教育的局内人局外人都无一例外陷入的是一边在质疑一边在复蹈的悖论?笔者以为,是我们在出发时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从某个角度讲,都忘记了教育本身应该是人类文化的精彩组成部分,教育本身应该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来建构从而最终走向人类文化的丰富与提升.既如斯,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无须去别出心裁、振臂高呼,赢得万众瞩目、声声喝彩,我们只要静下心来,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我们回归教育原点,去建设真正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6.
谁应该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安全教育中还有哪些顽疾需要克服?社会各界在保障少年儿童安全问题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长镜头2007年3月26日是第1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少年儿童安全教育论坛”在北京市青年湖小学隆重举行,社会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了少年儿童身上。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马约尔在(1998世纪教育报告》中讲:“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当今世界,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远比其它方面竞争激烈,脑力资源开发也远比任何物质资源开发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有识之士呼唤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健康第一     
最近一段时间,非典疫情在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抗击非典。面对非典的威胁,人们对健康、对生命表现出一种直接而又深刻的关怀。生命的尊严得到了充分地尊重。疫情已经被有效地控制,非典终将会被我们完全战胜,我们的生活也会由抗非典“特殊时期”进入正常时期,但是,非典给我们的经验及教训我们不能忘记,作为教育工作者,通过这次抗击非典,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这是充满着人本…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幸福教育观”既注重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学生的幸福,依靠我们去唤醒和引导;自身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知。既要工作称心如意,又要身心健康愉快,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尝试幸福教育,用心体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经济热点问题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 ———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郭孝文 蔡连玉 (1.17)…………………………高校扩招是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起点吗 ? 徐晓军 (1.2 1)……………………………………研究生教育成本实行个人分担与补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