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杰  赵士化 《学语文》2005,(2):33-34
中国的现代汉语诗发展到20世纪五十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当大陆的诗界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一统天下之时,台湾诗坛却经历了一个以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主潮的迅猛发展期。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台湾诗界在“现代派”、“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的推动下,延续了大陆三十年代以来逐渐断裂的诗歌现代化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纪弦、余光中、洛夫等人为代表的三大社诗人,  相似文献   

2.
郑愁予的《错误》是首非常美丽的诗,美而凄伤,赢得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喜爱,《错误》之美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其意象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河塘上,一朵莲花默默绽放。悄悄凋落。和以往的每一个清晨一样,小镇弥漫着一份静谧与祥和。日出日落,岁岁的枯荣演绎着时光的飞逝,梁柱上一片艳丽的朱红已渐渐消褪,只留下岁月深深的烙印。时间不曾停下匆匆的脚步,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亘古不变的只有太阳的东升西落和窗台上那浓浓的情意、静静的守望。  相似文献   

4.
5.
邱伟 《现代语文》2005,(12):17-18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美丽可爱的小诗,是一曲凄婉动人的恋歌,是一支爱恨交加的古相思曲。它轻巧清隽,读来凄美幽怨,撩人心弦。  相似文献   

6.
7.
8.
夜阑人静,捧着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诗句幻化成了画面,画面慢慢浸染开来:江南,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层层推进,那份思念也越发地不可承受。忽然,马蹄声起,打破了寂静,东风微抚,柳絮飘飘,小城有了语声,青石小街载上了晨光,慢揭春帷,轻推竹窗,但见一匹瘦马形影绰绰,踱向远方……  相似文献   

9.
郑愁予的《错误》是首非常美丽的诗,美而凄伤,赢得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喜爱。《错误》之美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其意象与情感略作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猜个诗谜.好不好?在中国,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里多的是“杏花春雨,烟波画船”.诗人赞美那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什么地方?(生答:江南。)是啊,江南的明山秀水不仅滋养了美丽的江南女子,也孕育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小诗《错误》.  相似文献   

11.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相似文献   

12.
好的作品不需要多,一篇便足以独步文坛,占尽风情。台湾诗人郑愁予先生的《错误》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郑愁予是活跃在当代台湾诗坛的—位著名诗人。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便被誉为“现代抒隋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4.
郑愁予的《错误》可以认为是一首闺怨诗,闺怨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如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温庭筠的“过往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这首诗的影子。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运用神来之笔,把这“错误”描写得更加销魂:令我们禁不住击节赞赏,这也是这首诗能够令很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一个“错误”,令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首流传甚广,简短可爱的诗歌:一首意象古典,意境凄美幽怨的诗歌:一首一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的诗歌。《错误》可以浅读可以深读,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赏析。  相似文献   

17.
郑愁予的诗素以婉约见长,其爱情诗更是清新雅丽,绮思无穷.《错误》和《姊妹港》都是郑愁予的佳作,前者由于诗歌本身很强的故事性,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后者篇幅虽短,但是因为其意向不是直白地在诗歌中呈现,对于它的理解则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在对比赏析两首诗歌之前,对后者的意象先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读者理论指出读者的能动性并非单方面的自由发挥,而必须依赖于文本的结构和空白。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认为《错误》之所以产生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就在于诗中我-你关系的不确定性,置于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解读;而对我-你关系的质疑,也会产生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郑愁予的《错误》是广为传颂的名诗,它以其“轻巧清隽”、“美丽凄哀”的抒情风格称于世,“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尤其是诗歌中所使用的“莲花”、“柳絮”等传统意象,因其独有的东方味道极易唤醒中国读的记忆与联想。不仅如此,诗中所描摹的缠绵悱恻、凄婉伤神的爱情故事,诗歌自身所折射出的传统的闺怨诗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传统风格,以及夹在白墙青瓦中间的古朴悠长的“青石的街道”所散发出来的缕缕幽情等,淡化了时空的距离,都足以勾起我们那久远的记忆,引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关于郑愁予先生的短诗《错误》,《语文学习》2005年第一期发了一组文章,2006年第一期又发了一组文章,且郑先生本人也参与了讨论,我们再来插嘴,似乎有赶热闹之嫌。好在本文只是聚焦于起头的两句,一如文题“另说”,窃以为嫌疑应该可以少去几分。关于字体我无缘见到郑先生《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