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李健吾的诗学批评是在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新诗的批评中确立的,是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趋向的呼应,其同现代诗的契合之处,在于对“纯诗”的追寻和倡导。在具体批评中,李健吾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审美接受,先形成“独到的印象”,再“形成条例”,基本原则是强化主体意识的“自我发现”,深入作品内部的文本分析,立足建设目的的自由批评。李健吾强调诗人的经验和批评家的经验双向交流,具有现代批评精神;同时,李健吾又强调诗学批评对诗歌作品的审美超越,可以包括阐发关系、互补关系和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庚对中国古典诗歌采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态度,在新诗格律、语法与语言上积极探索,形成具有独特中国古韵的中国新诗。哈罗德·阿克顿在《中国现代诗选》中对林庚新诗创作理论与新诗作品的甄选,注重技法纯粹性、诗语古典性、诗风历史性。在诗歌翻译层面,阿克顿以“以诗译诗”的唯美主义译介笔法,忠实地还原了林庚白话诗的“中国诗味”。阿克顿在新诗编译上的独辟蹊径,是对西方世界唯美“中国梦”的投射,也暗合林庚新诗创作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3.
白话新诗诞生时即有先天不足,“非诗化”倾向严重。一些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起而行之,站在“诗”的角度,从表现手法、外在形式等方面,不断矫正新诗的发展方向,使白话新诗从“白话”走向“诗”,力图找到一条既能接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又富有鲜明现代气息的诗歌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内在联系和总体特征着眼,不沿袭新诗尝试始于胡适的传统观点,认为新诗的发生当从上世纪末的“新学诗”起始,其后经过“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共四个发展阶段,终于完成了中国诗歌的近代化过程,使新诗的探索与尝试由量变走向质变,从而迎来了现代诗歌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的诗歌在诗形上追求格律,融整齐和自由于一体,在诗情上用理性节制情感,融含蓄和奔放于一体。这种中和之美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不但受到倡导新诗者的称赞,也获得了反对新诗者的认可,从而树立了新诗的典范,使新诗开始走向规范化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弃妇》一诗中,李金发对身处传统与现代夹缝间的弃妇的生存境遇予以深切关注,展现了其由痛苦走向抗争、由抗争走向逃避、由逃避走向死灭的生命历程,突出体现了五四时代的女性独立意识与人道主义意识,有力提升了早期新诗的思想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7.
新诗越来越难读懂,这儿乎成了老一代诗人的普遍抱怨。我认为,新诗发展至今七十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几种表现形态,最终摆脱了诗歌创作的表象化倾向,并朝着诗美的纵深领域急速地开进。在新时期到来之前,现代新诗的审美倾向基本上是推崇社会美的特质。这种审美的心理的社会因素使诗歌不得不日益远离诗的本质,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当人们开始醒悟到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诗已经变质。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应该具备其独有的语言模式,具备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诗之为歌,既要字正腔圆,又要通俗晓畅;既要抒情言志,又要凝练警拔;既要含蓄隽永,又要独创诗式,这才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基本要素——音乐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西诗歌不同的艺术特色出发,对照中国新诗具体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新诗艺术上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既借鉴了欧美诗歌艺术.一部分诗有着明显的欧美诗艺术倾向,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艺,一部分诗中国诗艺术特色突出,已具备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对这两种艺术倾向加以选择,使新诗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戴望舒的经典之作《雨巷》为我们演示了音乐的无限性与其形式变化的有限性的结合是如何打开了既定的意义框架,为诗情敞开了广袤的舒展空间;《等待》则利用音乐形式变化的有限性及其所指代意义的多向性——谐音现象,来建构现代新诗的意蕴美。戴望舒在传统诗歌中开掘出诗歌本体的审美特征,逐渐走向对传统诗美的认同是一种美德诗美现代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动画作品作为集多元化文学元素于一身的文艺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心灵体验美质。认为它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支柱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衍生媒介,建构了独特而崭新的"动画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具有转换意义的一次现代审美尝试。传统诗学中的"兴观群怨"观在构筑动画诗学深层意蕴的同时也丰富了其艺术能指。动画作品对传统诗学观的延承与转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的"同嗜"力量,并在文学史传统"内在理路"的规约下诠释了"兴观群怨"诗学观的现代生存境遇,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现代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写下了重要篇章。诗人纪弦由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由路易士到纪弦,几十年漫长的创作历程,继其早期创作之后,实现了台湾现代派诗新的开拓与实践。纪弦诗歌中修辞艺术的彰显,反映了其审美情绪与生命体验中的哲思。浅白诗歌语调中的排比、反复回环等手法表达了诗人执著的人生体验与追求;象征性诗篇中,暗喻、想象、跳跃性等技巧的运用书写了诗人独立、自觉的情感及哲理的突破。从审美角度看,纪弦诗歌意在将思情与体验融于形式和技巧,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意象的流动性和象征性带来时空变幻跨越式的审美感受。同时,纪弦诗歌中审美体验的激情性和随机性也是其显著特征,即使是平实的话语,也是深奥和令人震撼的。  相似文献   

13.
呼应着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趋向,朱自清在三四十年代建构了中国现代解诗学体系,并以读解新旧诗实践着自己的理论。朱自清解诗的具体方法是从语言分析入手进行细读,在细读中思索和玩味,把了解和欣赏统一起来。通过这一方法实现对作品本体复杂性的超越和对作品本体审美性的再造,为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智性的桥。这种文本分析的解诗方法,具有现代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新诗的历史规定性决定了自身的审美特征和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使新诗成为创新的艺术;新文学运动的美学精神,使新诗成为求实的艺术。这种具有时代性的约束机制,导致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功能性追求的结构化倾向:理性引导感性,内容决定形式,富于崇高感。  相似文献   

15.
西方意象派诗歌发现了中国诗学、诗歌的独特内容和表现方式,并在学习中创作出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中国的读者、研究者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诗学理论去欣赏和研究这一流派的经典作品,感悟和谐、广阔的意境空间,以寻求中西诗学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6.
诗歌本质论是新月派诗论家们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首要战略与重要奠石。从诗歌起源论看,闻一多所张扬的“游戏本能说”,可为代表;梁实秋表现出对模仿说的极度钟情。从诗歌功能论看,梁实秋的论述最多,但新人文主义的批评立场规约了他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徐志摩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宗教感化功能与思想启迪作用;朱湘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时代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诗歌特征论看,新月派诗论家们的论述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诗歌与其他非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二是诗歌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内部的本质特征。诗歌本质论显示出新月派诗论家面对传统诗学和现代诗学双重挑战的基本文化立场,其理论取向总体上贯穿在由王国维开启的审美现代性诗学价值坐标系统当中。后人所谓新月诗派历史身份的模糊与离弃现实等负面效应,其实可以由此找到最初的理论根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音乐"是指在内容上以古典诗词为歌曲内容的音乐作品,它的审美特色有:词的尽善尽美,在乐曲方面表现出结构性抒情的特点,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审美特色研究,探讨了它的现代美学功用。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作为诗坛上曾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诗歌样武,它的美学追求具有三方面特点:陌生化、个人化和民间化,探求朦胧诗的艺术旨趣和文学追求,是为了回顾和肯定它对我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现存六首咏梅词,富于“审美张力”是这六首咏梅词共同的审美特色,这一审美特色具体表现于写境抒情、艺术风格和词意结构等三个方面;通过探讨李清照咏梅词的“审美张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见出无论是李清照早期还是南渡后的咏梅词中,梅花与词人,梅品与人品,梅心与词心,都有惊人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