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思想家,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为纪念向达先生诞生九十周年而作。从向达先生的治学、成果、品德、诲人不倦的精神等方面来评述他的学识渊博、著译宏富和高尚情操,勤谨治学和对新学术领域的探索,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六月十七日,广东省教育学界召开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生九十周年座谈会。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应彬同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越平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广东省教育学会会长马肖云同志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教育学界知名人士、教授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共五十多人。与会者缅怀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实践,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十二月廿六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早在本世纪卅年代,他在与党内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实践论》一文,《实践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人类认识论精辟的总结,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在阐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模式“实践—认识—实践”。本文试通过对近代化学发展史上的某些重大史实的回顾,从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自己和其他卓越革命领袖以及广大革命群众的丰富的斗争经验,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加以理论的概括,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我院隆重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全院师生员工一千七百多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李宪钩同志主持。大会在《国歌》声中开始。首先,院党委书记彭学敏同志讲话。他在讲话中,缅怀毛泽  相似文献   

7.
<正> 观察和实验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形成和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 人类研究自然开始于观察,古代科学中虽有科学试验的萌芽,但大都是原始观察的记载或生产经验的描述,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从十五世纪下半叶以来,观察、实验方法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特别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来说,实验更具有特殊意义。化学的历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指导了俄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也指导了科学的发展。列宁的“哲学笔记”、“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著作,不仅全面深刻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逻辑也做了科学地阐述。列宁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形式逻辑,并且提出了对形式逻辑“加上修正”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黑暗时代,大变革的时代。血气方刚的李大钊借着北斗星光,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大道,他是中国革命的引路人。辛亥革命后,引领反袁反督斗争,继续反帝反封建。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李大钊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先进的,指引走继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引领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高瞻远瞩,引领中国人民走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之路,勇往直前,站在革命的最前列,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了新中国,引领建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实际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建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更是信心百倍地引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他指出了革命的对象与斗争方向,不屈不挠、疾志不渝地宣传与组织人民大众为建立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李大钊寻求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为真理英勇献身的伟大一生,充分肯定了李大钊光辉的革命业绩。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即将临近的日子里,我们重温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白求恩同志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对于我们献身四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白求恩同志怀着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和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字子毅,笔名代英、英、但一、稚宜、FM、天逸等,江苏武进县人。一八九五年八月十二日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世家里。恽代英从小勤奋好学,文才出众。一九一三年,考入私立中华大学预科。学生时代就发表论文。一九一四年十月一日发行的《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三号上刊登了他的处女作——《义务论》。一九一五年,他进入中华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这时,他不仅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热心为同学、为社会办事。一九一五年,当袁世凯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后,我校师生员工举行集会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活动的项目主要有:一、纪念大会。十二月二十三日,全校师生员工一千多人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校党委书记徐诚河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德育教研室副主任黄遂清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伟大的业绩、光辉的思想》的报告。二、学术报告会。中文科、历史科、教育教研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新任务,这个武器就更显得重要。毛泽东同志早在我党建立前夕,即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曾答书蔡和森,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重要领导者。他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北方,对北方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十月革命发生前后,李大别充分肯定和宣传十月革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最早传播者。1918年3月至4月间,他曾多次致书林伯渠,热情介绍十月革命的情况,并阐述他对目前中国形势的看法。该年7月1日,他在《言治》季刊第三册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针对我国一些人对十月革命的种种非议和担忧,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对比,肯定俄…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学习、坚持毛泽东思想,我校师生员工怀着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厚感情.采取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同志生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二日,武昌是代英同志的生地。作为我院前身之一的中华大学是他曾就读四年的学府。大学毕业以后,代英同志又应陈时校长之请,留校任附中部主任(即校长),当时他仅二十三岁。代英同志的学习与工作,为我们的校史篇章增添了极大光采,我们为有这样卓越的前辈,这样优秀的校友而感到骄傲。纪念恽代英诞生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我院隆重举行,这也是全院师生员工的无上光荣。缅怀英烈,继承遗志,必将策励我们为办好华中师范学院和发展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代英同志生于马关条约签订之年,卒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大举侵占东北前夜,可以说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代英同志的一生,就是为解除民族忧患和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一生。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九日恽代英同志慷慨就义时还不满三十六岁。然而,这三十六年的短促生命,却散发出销熔金石的热力,进射出绚丽多采的光焰。他在狱中曾经留下一首绝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把它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向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重视,并做过很多论述。毛泽东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我国各级学校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就要深入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发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革命先烈李大钊(1889——1927)同志,又名李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他在中国处于“长夜难明赤县天”的黑暗年代里,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的火光播撒在斑斑血痕的祖国大地上,第一个揭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幔,使中国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他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