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言四起时,贾平凹曾突然"消失",他后来对记者称自己当年好比是"休了一个产假",此产假专为《废都》而休。1993年9月初,贾平凹"不辞而别"悄然隐身,一时有关贾平凹"失踪"的小道消息漫天飞。  相似文献   

2.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平曾说过,贾平凹是陕西的宝贝,是出版的金饭碗.贾平凹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优质的出版资源,出版人就是开发利用这些优质资源的专业人士,按金平的比喻,出版策划人就是铸造金饭碗的人.  相似文献   

3.
走出去图书     
《出版参考》2014,(10):40
正《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作者:贾平凹出版日期:2013年4月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输出时间:2013年8月输出地区:德国合作方式:版权输出吸引外方的内容点: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国家对我国名作家的关注兴趣也日渐浓厚,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自然也受到多方关注。贾平凹的作品基本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体现当代精神,不仅在法国、美国获多项文学奖,而且他的作品已用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4.
袁复生 《出版参考》2005,(6S):22-22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平曾说过,贾平凹是陕西的宝贝,是出版的金饭碗。贾平凹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优质的出版资源,出版人就是开发利用这些优质资源的专业人士,按金平的比喻,出版策划人就是铸造金饭碗的人。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物     
文坛 贾平凹:获法国殊荣 6月底,贾平凹获得了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法国方面发来的贺信说,“您的作品在法国影响很大,这项荣誉是授予您作品内容的丰富多彩性与题材的广泛性。”51岁的贾平凹1997年还因为《废都》一书在法国获得费米娜文学奖。迄今,法国已翻译出版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土门》及两本中短篇小说集。 2003年,在应聘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后,贾平凹说自己“还能写个10年”。  相似文献   

6.
近悉费秉勋先生新著《贾平凹论》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颇为感奋。费先生不仅是贾平凹的挚友,而且是贾平凹研究专家,始终关注和评论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可以说,《贾平凹论》是费先生十余年潜心研究贾平凹的结晶,是国内首部较权威地研究贾平凹创作的专著,它的获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7.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1,(3):27-29
人文社出版贾平凹最新力作《古炉》本刊讯1月8日,贾平凹最新力作《古炉》正式出版。2008年,贾平凹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沉寂几年之后,他以文字为笔,记忆为墨,勾勒出一幅中国基层"文革"的全景图。该书目前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炉》的背景依然是贾平凹所熟识的农村,而着力点却在中国20世纪60年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贾平凹:《抱散集》新时期散文名家辈出。我最喜欢的,只两家:一为孙犁,一为贾平凹。孙犁作品,愈老愈辣,文字极简约,意蕴极深湛,读后掩卷,总令人回味不已。贾平凹散文,另辟蹊径,独抒性灵,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全无我们早已厌烦了匠气。这本《抱散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是贾平凹的散文选集,书不厚,却足能体现他的散文全貌。前边的大部分,是记游咏物之作。这种题材的东西,弄不好就会  相似文献   

9.
近期,长篇小说创作出了一些佳作,如韩少功的《日夜书》、张浩文的《绝秦书》和贾平凹的《带灯》,还有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等,都引起了相当的关注。特别是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引发了媒体的强烈关注,何英等一些青年评论家也给予了评论,有的还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但我认为它是贾平凹继《秦腔》和《古炉》以后的又一次长篇探索。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当代小说家里一直受人瞩目且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特别是在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争议颇多、佳作偏少的情况下,《带灯》的出场,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刚刚推出了长篇新作<古炉>,再加上涉及"文革"这一敏感题材,一时成为文坛乃至社会关注热点.大众日报文体新闻采编中心的领导考虑能否联系采访贾平凹,为大众日报<周末人物>栏目提供一篇稿件. 这件事原本看上去希望不大,因为贾平凹早已经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发文: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参加形形色色的饭局.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书画就像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很有特色,他被媒体传为中国当代文坛稀有的兼融书画的“奇才”。最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贾平凹书画》一书,共收入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一百五十_幅,全面概括地体现了贾平凹七画的艺术特色。平凹的书法,粗看就像他的为入,带着几分敦厚和质朴,没有矫揉造作,少有龙飞凤舞。但透过其不俗的用笔,巧妙的结本,稳健的意态,便能看出他对书道的深悟。那台下法度的多种书作,那字里行间时或流露的汉隶、唐措和魏碑的书风意韵,活灵活现地传达着平凹的独特灵感,流动着一个书家的沉稳静气,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12.
在拙作《〈秦腔〉大合唱--真假贾平凹书衣随笔》一书的后记中笔者写道: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贾平凹以百余部小说、散文作品无可置疑地成为领军人物,其作品之数量首屈一指,其作品之质量及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长篇小说的畅销也堪称一奇迹!就版本而言,贾平凹及其作品在当代中国出版史上也是独领风骚的,“贾平凹现象”引入瞩目,值得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最近从报刊上看到一篇作家贾平凹的文章(《我们的文学需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颇受启发。但也有些看后感到糊涂的地方,提出来希望得到贾平凹先生和更多专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5.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初恋:没有开花结果的多情梦幻凡是读过《浮躁》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美丽纯情的姑娘小水,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小水的形象缘何而来。1968年,16岁的贾平凹初中毕业,回家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在这期间,贾平凹年轻的心中绽开了情感的第一朵蓓蕾。那第一个闯入贾平凹心灵的是一位比他小一辈的容貌秀丽的同村少女。那姑娘的父亲是个泥瓦匠,常常紧绷的脸上很少露出过笑模样,贾平凹曾在他手下当过“小工”,挨过他许多严厉的斥责。于是,很想去这位姑娘家中坐坐,很想同这位  相似文献   

17.
废都大爆炸     
《废都》出版啦!消息自京城辐射。霎那间轰动了全国。这是贾氏继《浮躁》获美国“飞马奖”,三毛绝笔书赠平凹之后,海内外掀起的又一次贾平凹热的狂风。有人把此称为贾平凹滚动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3,(3):20
本刊讯(记者褚鹏)《古炉》余温未消,著名作家贾平凹又携带近40万字的新书《带灯》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10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腾讯阅读频道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暨电子版签约仪式上,贾平凹携新书《带灯》亮相。贾平凹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自己写作新书的过程。贾平凹称,这是他所有作品中现实感最强、最贴近现实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是贾氏作品中最瑰丽忧伤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5):68-68
作家出版社贾平凹2005年4月定价:38元如果慢慢去读,就能理解我的迷惘和辛酸——这是贾平凹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贾平凹用文字还原了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面貌。在更大的层面上,作者思考的是农村的土地:为什么那么多农民纷纷离开?  相似文献   

20.
大川 《今传媒》2006,(8X):30-30
对体育赛事(自然包括足球),我是不喜欢看的。不看电视转播,也不看体育新闻。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省体育场有一场足球赛,机关组织集体去看。谁跟谁踢记不清了,好像一方是黑人球队,反正够精彩的。开赛几分钟,我们几个不爱看球的小青年,不约而同地跑到场外树阴下乘凉去了,直到比赛结束。对体育新闻,要看,顶多看看结果,知道谁输谁赢就行了,过程从来不看。即使全地球的人被足球搅和得如癫如狂,我依然心如枯井,不为所动。可是,对贾平凹点评足球的章,却特有兴趣,一篇不落一字不丢地看。看一遍不行,还要反复看。贾平凹说,看足球是一种快乐,享受,我读贾平凹的点评章,也是快乐,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