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于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吉林省长春市电化教育馆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农远工程”应用工作中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脚步坚实而稳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许多工作。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软件与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麸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东西部教育、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和委员就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推进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集聚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因而,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对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自200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4.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促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结合点。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作为项目校校长,笔者认为只有高度重视,规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窦娇颖 《教育探索》2007,(8):140-141
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解决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可全面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构想。转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意义重大.狭而言之.它的实施必将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的教育模式输入广大农村,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广而言之,它的实施必将把先进的社会文化、科学的信息手段和全新的人文精神带人广大农村,从而奠定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在宝鸡召开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场会,对于落实“十七大”精神,优先发展教育,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6,(7):13-15
为了提高我区民族素质,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加快“两基”攻坚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把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至2005年底,63%的农村中小学实现“三种模式”覆盖。到今年底,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将覆盖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强巴 《西藏教育》2011,(10):55-5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化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西藏教育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动我区农牧区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是提高西藏劳动者素质,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和区内外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西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农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实现“农远工程”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该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为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