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望香 《班主任》2004,(6):31-32
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在不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极不平衡,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极不稳定,人际关系的处理极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中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常见于媒体,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学生健康,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在中学教育中如何利用好健康教育课,帮助中学生预防、脱离亚健康的状态,寻找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成为中学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亚健康的症状和成因,提出了健康教育中应该从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中学生预防、脱离亚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在多种心理现象中,有的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有的是反常的、违背规律的,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健康的心理,把后者称之为不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教育手段把不健康的心理转化为健康的心理。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有的中学生意志薄弱,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模糊,耐挫折能力差,引起了老师、家长们的深深忧虑。特别是有的中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各类暴力犯罪事件,更是令人震惊。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正呈蒸蒸日上之势,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探讨了心理教育与中学生心理问题,对比了心理教育课程与学校心理咨询的特点,并以模块的形式来突出对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全面分析中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引导、互动,达到预的心理教育课程目标.心理教育课程要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心理发展和完善的信息,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包含生理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本人现就如何抓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嫉妒心理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本文探究了嫉妒心理的产生及表现,认识了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进而提出了学校教育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消除嫉妒心理,为中学生成长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培养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华波 《教师》2013,(4):31-31
情感教育足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不同文化的渗透,中学生在情感内容的稳定性和自我渊节的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一嗤消极的因素影响中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凶此,加强健康情感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教育的经验,就如何加强健康情感教育,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谈几点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培养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秋萍 《考试周刊》2009,(37):209-209
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普遍存在,但仅属于心理素质不高和心理失衡问题。教师不仅有责任教育学生克服一切不良心理障碍,更要理智地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教育和正确引导,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教师》2019,(9):9-9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尚未成熟,部分学生喜欢张扬个性,如果对其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就会让他们走向堕落的边缘,甚至可能掉进犯罪的深渊。正确研究、深入分析当前中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内因和外因,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才能创建一个让师生、家长都满意的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中学生全面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然而目前在西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种种误区。如何克服这些误区,对于我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肢体残疾中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为他们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科学诱导让他们客观地认识生命、生存与生活,逐渐发现并培养自己的长处,不断悦纳自己,提升心理抗挫能力。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肢体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水平,有效推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健康的班级集体文化构建,继而在调动多因素参与的同时,培养肢体残疾学生坚定的生活信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为此,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预防和矫正学生心理疾病,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应积极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处在当代多元社会中的中学生健康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西方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叫做“严重危机时期”或“困难期”。为了使中学生顺利渡过这一时期,学校应将学生的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这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和“心理”是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7.
李玉军 《考试周刊》2015,(24):105-106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健康教育教学贯穿初中学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8.
一、依据中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给学生呈现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历史教师不仪要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全面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中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不只是靠学校几节心理辅导课而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作文教学更应当能够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一个健康的人远不只是生理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极不平衡,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极不稳定,人际关系的处理极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