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轰轰烈烈的语文新课改实验,给教师们输入了崭新的血液.新课程、新理念带给我们更多的震动与思考.但几年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摇摆不定的现象,也给不少教师带来了困惑,产生了"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迷茫感.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课到底怎么教?成了目前最需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享受思考的过程.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述成为一种倾诉,我们就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的"根本",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朗读"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揣摩和思考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及运用能力,最终形成语感,又是语文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理论根据、实践经验及面临的困惑,也提出了一些旨在引发同行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建议,期盼对一线教师有些实质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兰西崇文实验学校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路已有七年时间。这七年行走的日子里,我们回到常识,遵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朴素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不断观察思考,感悟实践,收获提升,砥砺前行,继往开来,把这些宝贵的、符合语文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思考和实践记录下来,这对"语文主题学习"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很有价值。一、问题与探索现象一:老师这样讲还不如学生读几遍有收获听过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听完以后,总是感觉有些语文课还不如组织学生多读两遍课文。如果能  相似文献   

7.
嵇一甫 《考试周刊》2007,(31):33-34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在指责中艰难前行的,尽管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这些指责,语文教师有不少无奈和委屈,这源自教学中的两大困惑:其一,当前教育中的花头太多了,课不知道怎么教;其二,整天埋着头以考纲为准绳教课,因此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几乎是隔绝的,不了解.在有些评审——甚至在特级教师面试中,问起当前语文教学状况如何,有的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如此封闭性地从事教学,怎么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教育质量,又怎么能够使得我们教师自身得到提升呢?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思考的问题.我深有体会.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困惑与苦恼中前行。很多有识之士,在这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谈谈自己的教学所得.以便使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这时,我们语文教师也在改革中摸索前行。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有成绩,也有困惑。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文,有许多践行者从没有停歇对语文美好教育境界的追寻。紧随十年课改浪潮,很多人或许和我一样,接受了一次次新颖理念的洗礼,时常会有众里寻他的迷茫,也时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欣喜。迷茫就会唤醒思想,欣喜就会坚守成绩,砥砺前行,这样久了,却也照见了我对语文教育真诚而朴实的思索。十年课改,语文教学在成长、在进步,但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和学生仍然"劳累"地前行在语文课堂上。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屋后空地上三棵银杏树的年龄,然后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以及银杏树在不同季节带给"我"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三棵银杏树》一课,洋溢的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获益匪浅,但其中儿童味的缺失,也触发了我的思考。一、处处凸显"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我想,所谓语文味,就是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兴趣的学习,不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定的兴奋,即使用强制的手段暂时形成兴奋,但由于内部抑制的作用,这种兴奋也会很快消失。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学的趣味是调节器动学生积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语文老师若能把课上得趣味盎然,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那么学生就会听有  相似文献   

14.
教了近50年语文,自己虽然进步有限,但思考从未停止过.我有很多困惑,也有不少愿望.有些困惑可能随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除;而我的愿望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这有待于大家去认真探讨和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我从滨州抵达海南,第一次踏上南国的土地,有些兴奋,更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我终于见识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优秀课例。思考、打磨、抛光,当课堂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相信听课教师都会为之赞叹。好课从来不惧品鉴,名师的成长也是写满付出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历经10年的探索,通过20节课集中呈现教师们对实验的理解和对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语文常常是在指责中艰难前行的,尽管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这些指责,语文教师有不少无奈和委屈,这源自教学中的两大困惑:(1)当前教育中的花头太多了,课不知道怎么教;(2)整天埋着头以考纲为准绳教课。因此,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几乎是隔绝的,不了解。所以,对语文教学现状做一些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有助于教师廓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的认识,走好语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7.
邹晓琴 《考试周刊》2014,(39):67-68
<正>"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开展活动,有效引导只有体验过、体会过、思考过的作文读起来才有真实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们应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在学生兴奋或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给我们语文教学的变革创新送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但是,改革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和彻底的扭转。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时候感觉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产牛过不少的困惑.也试图对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在此,不揣浅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缺失,以就教于大家之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汉字。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这对刚刚踏进小学校园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写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比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它既是小学低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笔者接触"玩转汉字"第二个年头,过去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对"玩转汉字"课堂从最初看热闹的"门外汉"到今天的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中有发现,有实践,有困惑,也有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陆小涛 《学前教育》2009,(12):31-33
卢梭有一句教育格言:走在孩子的后面。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走在孩子的后面,还需不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走在孩子的后面,如何引领孩子前行?殊不知,走在孩子的后面,其实是为了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朝自己兴趣所趋、能力所致的方向发展,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畅达于探索、敏感于发现,也能自然表达自己反复尝试或思考后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