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写古代汉语教材应该使用繁体字,这是这门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的决定的。以前使用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教材教学时,总觉得朱编古汉语教材不使用繁体字是个缺憾,因此当我们编写出版自己的《古代汉语》(湖南大学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被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为古代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影响广泛。经过几次修订和校订重排,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仍存在疏误和一定的欠妥之处,下面笔者就略抒浅见。一、注释有误1.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齐桓公伐楚》)(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1999,下同)王力《古代汉语》注(以下简称"注"):马  相似文献   

3.
李润 《现代语文》2006,(1):109-109
《触龙说赵太后》是选自《战国策·赵策》的一篇名文,现行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材和中学语文课本都常将此文选为课文。文中通过触龙之口道出了赵太后送女儿出嫁时的情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太后对女儿远嫁的不舍,从文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但为何要“持其踵”呢?各种注本的解释各有不同。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这是写送别燕后的情景,燕后已上车,赵太后在车下,还要摸着她的脚后跟,意思是非常舍不得她离去。”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与此相类:“大概女儿登车…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面简称《古汉语》)[1]被学术界广为推崇.该书自1962年出版,到2003年6月第36次印刷,总印数已经超过160万册.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富金壁先生说:"此亦情理中事,它的主编和编写者都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界的元老、领军人物,一流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刘金勤 《现代语文》2006,(12):49-49
"此""是""斯"都是古代汉语常用的指代词,讨论"此""是"的论著较多,而讨论"斯"的论著却较少."斯"在不同版本的《古代汉语》的注释中,存在着一些分歧,给教学带来不便.本文试图从语法化的角度,分析其分歧存在的原因,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各自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世所公认的权威性教材,影响甚大,但其中的几条注释失当,特提出商椎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古代汉语教材。然其文选部分存在词语释义不确、词语当注而未注等疏失,不利于广大师生的阅读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释“葵”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葵"是什么呢?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释为"向日葵",段德森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新编》也持同样的看法。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  相似文献   

10.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在古汉语教学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声誉。经过1980年的修订和1998年的校订重排,这部教材日臻完善。然而,教材还有一些可商之处。就第1~5单元的文选注释看,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释义欠妥;(二)语法分析不当;(三)对前人校勘考释成果引用欠周密,吸收还不够。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各自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世所公认的权威性教材,影响甚大,但其中的几条注释失当,特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一些词语如"辅车”、“罔”、“殆”、“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填”、“莩”、“权”、“路”、“舍”等作了补释 ,或对前贤结论择善而从 ,或为自己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对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注释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加以论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内容浩瀚,文选部分选材丰厚,作为高校教材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该书虽经过多次重版、修订、校正,注释也透彻精当,但在某些词义的注释方面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为了让教材更臻完善,不揣浅陋,胪陈几条如下,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5.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和郭锡良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是当前高校使用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古汉语课程教材。笔者发现两个版本教材的相关文选注释内容,尚有可进一步完善之处。文章选取两教材中相关文选六例注释差异进行训诂分析,并试以补正。  相似文献   

1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指出本课程以“培养训练运用古代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献,讲解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为目的”。其他院校的古汉语教学目的都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纲是教学的法,大家都得遵守。 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此“目的”不够全面,有读没有写。这不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似应修改。我认为《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似应修正为:“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写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九九八年校订重排本)是当前高校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古汉语课程教材,尽管如此,其文选注释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本着拾遗补缺的态度,从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找出了文选中三处释义上的瑕疵,并予以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彭裕商 《语文知识》2009,(2):59-60,7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很好的大学古汉语教科书,不过该书的注释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19.
由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是继王力版和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之后一部比较优秀的古汉语教材。与王、郭两部古汉语教材不同的是,朱版《古代汉语》针对的是中学语文教师,所以它在内容上遵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培训中学教师中文专业教学大纲。旨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目前在大学从事中文方面的教学工作,有幸拜读了这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实词易训,虚词难诂。本文选录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虚词注而未当或当注未注者数则,提出 质疑,以期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拾遗补阙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