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居旅游审美意蕴探微——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传统民居,无论从建筑设计、雕刻工艺,还是从周围环境、地理风水来看都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美学意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居民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更是现代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民俗制度的变化、白话文和汉字改革运动造成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异常地艰难.借鉴古代经典文本诠释中的"经--传--注"等多层级结构模式,强化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社会化诠释学循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文本性"走向"精神性"、从"学术化"走向"社会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悟性,表现为一个人机智灵敏,充满活力,善于创新.从悟性走向智慧,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中国古代先哲早就注意到了"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风水术以其历史之悠久,参与者之普遍,文物古迹典籍之浩瀚,服务领域及学科领域之广阔,以及对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的贡献,而令世人震惊,命名其为"广义风水论"当之无愧."广义风水论"是通过气、水与岩土的关系及其在岩土中运移之规律和产生的万千地象来服务于人民的学问,它溶天地生人知识于一炉,既考察人类生活环境系统,又联系民族文化积淀,是整体有机自然观在应用地学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的风水观因其缺乏 "真确的知识" 而受到摒弃和批判, 五四以来风水一直受到科学理性、 唯物主义主导的文学思潮的攻伐. 随后, 20世纪中国社会及文化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风水在文学中的境遇也因时而易, 这不但反映了时代思潮的嬗变, 还纠结着20世纪纷繁复杂的政治、 哲学及美学取向. 尤其是随着90年代中国文化语境的变迁, 风水文化逐渐浮现出其反思现代性的 "复魅" 特质.  相似文献   

6.
正一多年来,"中国作家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作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问題一直不绝于耳。文学界不必说了。我在大学教书,学生们也常常问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国人有深重的"诺贝尔情结"。这"情结",无疑是中国文化何时走向世界、何时得到世界的尊重这一心态的强烈体现。虽然,事实上,中国文化已走向了世界——从无人不爱的中国菜到神奇无比的"功夫",还有高深莫测的"风水"、华美绝伦的京剧、酣暢淋漓的张艺谋电影……但国人并不满足。  相似文献   

7.
风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藴的文化事象,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曾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风水文化的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地处客家腹地的兴国县三僚村,相传是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定居和传道授业的地方,在风水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三僚风水术被认为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相似文献   

8.
风水,古称堪舆。堪谓之天道,舆谓之地道,堪舆即天地之道。它起源于古老的相地术,是中国古代一种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念的选择阴阳宅环境以求吉避凶的学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已经根植于中国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广大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风水思维是由中国古代先哲"仰观天文,侦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而建立的人与自然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理想信念.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国文化,也造就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建筑景观.而现代西方的"回归自然",是由于人类的现代行为严重地破坏了自然平衡,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一、词汇空缺方面的问题不同语言的词汇量不等。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总有一部分词汇在另一文化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例如汉语中的“风水”一词 ,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它是我国自古遗留至今的独特产物 ,是祖先因生产生活和消除对自然恐怖的需要而逐渐创造出来的。从巫术走向实践并在民俗与乡土中滋生、蔓延 ,最终又融于民俗 ,形成一种奇特的乡土文化。而英语文化中就没有这一概念 ,“风水”在他们的意识中 ,只不过是天地万物中两种自然现象罢了。英语中的 privacy一词也是如此。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对 privacy赋予很高的价值 ,以英语为母语的…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西方的"崇高""壮美""权利"等等这些范畴来说,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核心范畴之一的"和",融合了百家的精粹,起着特别又支柱的作用。不仅体现了形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且强调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从政治、乐理、美学、艺术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从古代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2.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中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于作为民间社会历史叙述的族谱及其风水的书写,人类学和新谱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社会整合的视角考察传统的风水理论与实践并不多。文章以生活在怀化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七姓瑶作为考察对象,主要以七姓瑶之一的蒲姓族谱为中心,探讨蒲姓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社会整合的文化关联。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以"得风藏气"为目标,强调方位,重视女性先祖的风水记载,尤其注重风水权属的记载。风水表征着七姓瑶的社会整合,龙脉即为父系祭祀群体的血缘象征,是宗族内部团结的文化符号。不同时期风水地的"统合"与宗族的"分—合"模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对风水地的祭祀成为各房支族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力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作为民间社会历史叙述的族谱及其风水的书写,人类学和新谱学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社会整合的视角考察传统的风水理论与实践并不多。以生活在怀化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七姓瑶作为考察对象,主要以七姓瑶之一的蒲姓族谱为中心,探讨蒲姓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社会整合的文化关联。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以"得风藏气"为目标,强调方位,重视女性先祖的风水记载,尤其注重风水权属的记载。风水表征着七姓瑶的社会整合,龙脉即为父系祭祀群体的血缘象征,是宗族内部团结的文化符号。不同时期风水地的"统合"与宗族的"分——合"模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对风水地的祭祀成为各房支族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客家学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民系,而客家社会的风水思想也是他们祖先从中原带过来的风俗,就是说,客家社会风水是作为中原的符号。本文将风水符号本身"能记(signifiant)"与"所记(signifie)"分开考虑,特别讨论风水的"所记"侧面。换言之,本文讨论风水话语(discourse)的侧面,当代本地人说风水的社会背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考察福建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和广东河源龙川李氏族谱,讨论在客家社会风水话语作为"文化装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春节发源地,被评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天然屏障,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风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早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风水文化持否定态度。1930年5月作的《寻乌调查》中,采访了几起风水案例,认为风水是农民习惯的生活方式。同年9月作兴国调查时,则专门采访了一位兴国的职业风水师,逐渐改变了对风水文化的态度。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委托兴国的周彬将军专程去修复父母的坟,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韶山修复了滴水洞的祖坟,对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采取默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水不是在统一新罗时期传来的,在这之前的三国时代对中国风水的认识与接纳是很明显的,风水成为三国时代的主要文化因素,并在墓葬中应用了中国风水。《崇福寺碑文》的风水内容及佛国寺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风水认识与实践以后,对中国风水接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龙南县关西新围是一座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这座围屋是赣南客家方围的杰出代表,它集建筑、美学与风水于一体,在这座围屋里充满了客家风水文化。本文对赣南客家围屋和客家风水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从关西新围入手,分析关西新围的建筑特点与关西新围建筑过程中的民俗活动,找到新围与客家文化的结合点,从关西新围中去探询赣南客家风水文化,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赣南客家风水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近日随着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和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名义开办的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的开张,什么是风水,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以及如何看待风水的影响与作用等,又成了学术界争议的热门话题。这一争议热潮有利于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