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  相似文献   

2.
罗欣 《学语文》2003,(1):17-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所选《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在1928年拜谒托尔斯泰墓后写下的一篇著名散文。在研读、执教这篇文章后,我们觉得人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有值得商榷之处,特献疑于此。  相似文献   

3.
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第一次进入中学语教材的一篇新课,怎么把它教好,尚须语界同仁共同来探讨。就目前与新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材料来看,笔以为有关的课说明和赏析章由于忽视了这篇章的特殊背景,仅仅就论,所以对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似有隔靴之感。为此,笔不揣浅陋,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世间最美的坟墓》入选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名师、名家有不同的说法。问题的焦点是:这篇看似浅显其实内蕴丰富的散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分析不同说法的矛盾聚焦点,探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路径,可能会得出一些基本规则,有益于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直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教学为例,通过联系生活——挖掘文本——细读文本——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分析了文本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让心灵感悟"最美"的力量。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  相似文献   

6.
袁爱国 《中国教师》2010,(22):22-24
<正>时下,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沉浸于文本的深度阐述而漠视学情,这样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一堂好课应致力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纲领灌输多,细节引领少,缺乏对文本的细致解读.要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信任学生,师生一同进行文本探究.如果说课文就是奔腾的波峰浪谷,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是勇敢的艄公,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领学生寻找文本的“筏子”.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9.
《明天,我们毕业》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课,可谓意义非凡。教材编辑没有推荐名家名篇,因为大多名家的小学时光与当下孩子的童年时光已有了代沟,而是以学生我的口吻量身定做这表达深深眷恋之情的最后一课,又可谓匠心独运。是故,这最后一课的教学既要言意兼得,又要关注习惯,着眼未来。一、在回忆中感恩每一位孩子的小学六年的生活,都如文中所说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个性解读是尊重学生主体性、有创意的解读,带给阅读教学生机和活力。如何深入有效地进行创意解读,笔者将以老舍《我的母亲》为例探讨人物散文“点面”式文本解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朱宏丽 《学语文》2013,(2):72-73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代表作,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作为一篇抒情性极强的现代散文,很多一线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多从品味阅读这方面入手,因为它除了符合散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极强的个人主观感受,倘若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过多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介绍要找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有三个原点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谁教?为此,我们围绕左荣老师执教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展开了三次教学诊断,进行了三次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13.
[案例]《卧薪尝胆》的10种解读 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引领学生将阅读《卧薪尝胆》的感受发散为10种:  相似文献   

14.
刘景春 《现代语文》2009,(6):155-155
最近读到了一篇作者为傅海洋的文章,名为《“满堂灌”缘何成了“满堂问”?》。在此文中,作者提到在一次随堂听课中,他细心地做了一个统计,一位任课教师在40分钟里竟然向学生提了110个问题!无独有偶,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中,也看到类似的案例:一位教师在短短的5分钟时间里,随口问了学生38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做了38次回答!作者傅海洋还就此做了一个统计:“如此算来,在40分钟的课堂里,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完毕,平均每一问题只能享有20秒的时间。”读到此处,笔者想到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提问这一教学常用教法。  相似文献   

15.
从2011年11月开始,我们依托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C类课题"基于减负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为载体,通过三次教学研究活动,以研究"学"来改进"教",探索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我们将参加教研活动的成员分成5个小组,各小组分别负责研究设想(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怎么教学)、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前后测试卷编制和分析、教师调查问卷编制和分析、评课记录(整理课堂观察记录、提炼课堂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