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中含有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的“V+着”存现句都仅仅表达事物的存在状态这类单一认知行为。但文章认为,这两类存现句在如何实现存在状态方面有着本质不同,而这种差异可归因于汉语语素“着”具有的两种语义属性:持续性体态义和附着性实质义。文章基于引元结构理论的分析显示,非作格动词存现句具有高位引元结构,而及物动词存现句具有低位引元结构。基于引元结构理论的分析适切地实现了两类存现句在语义蕴含、构词形态和句法推导三方面的完美匹配,因此是兑现最简理念的更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两种"有"字句的指称特性,在住所词做主语的"有"字句中"有"字宾语趋向于虚指,为典型的存现句;在无主语"有"字句中"有"字宾语趋向于实指,说明"有"字兼有实指标志的功能。这种"有"字虽然有存在意义但句式不是典型的存现句。  相似文献   

3.
分布形态学是与最简方案同时出现的生成语法理论,它与最简方案理论的主要区别是持非词语主义的观点,主张词法与句法同构。本文用该理论分析汉语存现句的结构认为:可以不出现主语的存现句是单纯动词存现句,必须出现主语的是复杂动词存现句;带"有"字的是显性复杂动词存现句,不带"有"字的属于隐性复杂动词存现句;"着/了"问题不是存现句的本质问题,应该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史上“好、喜、爱”均经历过从“喜爱”义能愿动词到“容易(发生)”义情态副词或“经常(发生)”义频率副词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主观化过程.其共同的语法化条件是带谓词性短语作宾语、主语对宾语控制的衰减以及主宾语语义范围的扩展,语义基础是主语对于宾语具有积极意愿,语义演变机制主要是转喻和推理.  相似文献   

5.
存现句是处所词语作主语,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必须位于句首且作主语;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存现句中可以有几个处所词语;一般情况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不可缺少;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后有时有名词或人称代词出现.  相似文献   

6.
形式句法学中的空语类是指句子中存在的隐性成分。英语空语类包括NP语迹、WH语迹和隐主语PRO。它们的分布不同,语义所指也不同。空语类在语义和句法解释中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句法语义入手,对“是“字句中“是“的语义性质和“是“字句的句义类型进行了探索.认为“是“语义性质,是由“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是“在句中具有可延续性、匀质性、无界性等语义特征.根据“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是 名“句分类作指别、等同、存现等句义类型,“是 非名“句可分为等同、陈述、说明等句义类型.  相似文献   

8.
英语存现句在语义上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物)。传统语法中英语存现句的there是无意义的成分或NP词缀(affix),但是它应该是句子的形式主语,即称虚主语(expletive)。它在主语位置上的出现只是为了满足句子必须有主语的需要。而存现句中非宾格动词后的逻辑主语应当由无定指称名词词组充当,但也可接纳有定指称名词组(包括专有名词)作逻辑主语。  相似文献   

9.
以结构义理论为指导,根据辞书释义的实际情况,可归纳出"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七种主要结构义。此类复合词的结构义是由语义结构义和语法结构义"的"组成的,其中语义结构义是指在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语义结构中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从结构形式、句法性质、动词特点、语法意义和变换关系的角度对存现句作了多方位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存现句语义对谓语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各种制约关系,并重新划分存现句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
对"A里AB"格式进行了封闭式考察,对该格式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进行了描写,分析了其作状语、补语、定语、谓语、主语时的特点和条件,并肯定了其贬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论证"究竟"义"到底"是个追问标记,有语力限定作用;然后,从句法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使用限制;接着,从语用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语用背景、话语模式,用询问行为的预备条件和真诚条件来解释"到底"在句法分布上的限制;最后,考察语法化之初"究竟"义"到底"表示追究语气用法的形成过程,用询问行为的编码手段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解释"究竟"义"到底"创新意义的形成原因,用生成词库论的物性逼迫、语义类型转换和共组机制来重构这种创新意义的获取和固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柯敏 《现代语文》2014,(3):60-62
彭州方言"一天"既有普通话数量短语的作用,又可作副词。本文对彭州方言作副词用的"一天"在语义、形式、语用方面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一天"具有"整天、成天"和"折射情况变化"两个意义;"一"为构词语素,不能替换,"一天"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在句中作状语;语用上兼备消极和积极感情,口语色彩浓厚,且因主语音节的不同,音律上呈现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关于名词语作谓语的制约因素,一般认为有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杨成凯先生(1 996)认为名词的所指是人或事物,这是其静态词义.但当它充当谓语时,即与主语名词构成一种特定的"主-谓"关系时,二者就同时进入了"事物-陈述"的语义语法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5.
近义助动词"能"和"可以"存在着一个语义共性特征:二者从不同侧面指出主语所具备的条件决定了宾语的实现没问题。两个语义区别特征:一是"能"强调宾语的实现条件充分,"可以"强调宾语的实现无妨碍;二是"能"具有积极性特征,"可以"具有消极性特征。语义决定语用,进而分析了二者语用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现象开始流行起来,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实例考察该结构中名词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条件限制。主要内容为:第一,概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将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划分为抽象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四种。第二,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词义,做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名物义与性状义。第三,从名物义和性状义的角度来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7.
赵石 《教学随笔》2016,(6):146-147
近义助动词"能"和"可以"存在着一个语义共性特征:二者从不同侧面指出主语所具备的条件决定了宾语的实现没问题.两个语义区别特征:一是"能"强调宾语的实现条件充分,"可以"强调宾语的实现无妨碍;二是"能"具有积极性特征,"可以"具有消极性特征.语义决定语用,进而分析了二者语用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赵欣认为,汉语补语小句中的空谓语不是Sybesma和Mulder所提的"there",而是在语义和句法上与"there"相近的动词"有";并用SC理论分析了处所义双宾结构,但其解释并不理想,不具有说服力.其实Sybesma和Mulder提出的空谓语"Φ",并不就是"there",它只是一个零形式--空谓语,跟"有"和"there"作用相仿,表示存在或出现的意义,要求其主语必须是不定指的名词.而在用SC理论分析"放在桌子上一本书"等处所义补语结构时,空谓语"Φ"位于最下层小句中,为主句动词提供一个终结点.通过论证,这种分析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句法结构、形式特征和语义蕴含等方面对中介语语法中的虚指结构作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现出中介语there-be存现句习得的如下特点:there-be句型中的存现对象要求具有非定指性语义,但存现名词的语义属性具有干扰作用;附加语成分的有无也可能影响英语there-be存现句在中介语语法中的可接受程度;句法形式和语义蕴含不匹配的存现句接受程度不高,等.因此,构建中介语语法理论时应该考虑把特征的可解读性与探针—目标一致关系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物体转移过程体现出来的,这和一般动作动词表完整的情况类似。既然双宾句表完整,那么必然是有界的,其远宾语前应该能够加数量短语。本文运用完型理论拟构双宾句的完型结构,并通过这个完型结构解释为什么双宾句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占有属性的偏正结构。在分析中运用变换理论和空位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在语法分析中发现语义条件和语义限制。本文把双宾句的动词范围限制为表"给予"和"取得"义的动词,正文中的双宾句即指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