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语词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代汉语的口语词也是近代汉语词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拟通过对成书于南宋时期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中部分口语词的考释,对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提出一点建议,对<汉语大词典>所收义项和首见书证上存在的问题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2.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4.
《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南宋时期的一部判文集,因其均为实判,故此史料价值很高。《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案例,大多与亲属间的诉讼有关。通过分析相关判词,尤其是亲属间的财产纠纷诉讼,可以看出当时民风浇薄,很多人为一己私利不顾亲情的世间百态;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名公们的态度,他们大力提倡儒家重视家庭伦理的主张,对关涉人伦案件的处理,往往以教化为先,惩罚在后,以美风俗、厚人伦为为政之根本,可谓儒家思想的忠实卫护者和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一书研究重点突出,态度严谨,价值重大,且多有创新之处,诚为研究宋代词汇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7.
《风俗通义》为东汉应劭所作,书成当在公元194—204年之间。《汉语大词典》是1986—1993年陆续出全的,它所搜集的词条是比较齐全的,但典籍浩瀚,难免挂-漏万。以《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为例,对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及引例,经彻查、统计、分析后,一一列出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失收、晚收等情况,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宏篇大作。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它是大型辞书编纂所选秦汉语料的必选专书,因而《史记》在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纂修订上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史记》双音动词为例,从新词新义、增补词条、提前书证等方面展示《史记》在《汉语大词典》编纂修订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汉译佛经。《汉语大词典》在编撰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多以中土文献为主,未能充分运用佛经语料,故相关词条的书证多为晚出。据考证,《汉语大词典》中很多用例可以前推。这里略举数例,以期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编纂修订。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疏漏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郑玄笺注中的5000多个双音词语与《汉语大词典》的相应词条的逐一对照,发现《汉语大词典》存在着不少疏漏.这些疏漏,可以初步归纳为照应、校对、引例、释义、词条收录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佐以大量的例证,从辞书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论述了注释语料在《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广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是年,胡颖、李昂英等著《名公书判清明集》问世”。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昂”,作仰起头、高涨解,也有姓“昂”者。笔者查阅史著,只见有李昴英,并无李昂英。“昴”是二十八星宿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20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然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宋代笔记《涑水记闻》为语料来确定词汇,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汉碑刻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语料,《汉语大词典》虽已注意到其重要性,但仍然有一些词条书证滞后。  相似文献   

15.
汉译佛经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具有其它中土文献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但佛经中含有大量的口语词汇,有些词语因历时久远,不经考释难于理解。本文特选取《菩萨本缘经》中部分未被《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词条,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同时以其它经书为佐证,对这些疑难词语的语义加以考释,以利于更正确的理解原典。  相似文献   

16.
在新发现的明刻本《名公书判清明集》(以下简称《清明集》)中,有关于“吃菜事魔”的书判两篇,收入该书第十四卷惩恶门妖教类。它提供了一些有关南宋“吃菜事魔”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7.
《齐民要术》新词新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粗略统计,《齐民要术》中有两千条以上的新词,其中四分之一的新词已被《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收录,还有上千条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过晚和词条漏收的不足,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一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逆臣录》是明初的口供汇编,书中不乏口语词,是考察口语词汇的珍贵资料,不过《汉语大词典》对该书不够重视。以《逆臣录》为主要语料,从条目、词义、例证三个方面来对《汉语大词典》中的15条词语试作补充,从而突出供词类文献在辞书编写及词汇研究等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献的词语为材料,分别从词条、义项、例句三方面考证,为完善我国目前最权威的词书《汉语大词典》提供些许语料。  相似文献   

20.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汉语大词典》共引用该书76条例句作为词语或义项的唯一书证即孤证。经调查,76个例句中除28个确为孤证外,其它48个则存在着孤证词条书证可补、孤证词条释义不确、词目处理不当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语大词典》未来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