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听听那冷雨》授课时,学生理解体悟余光中家园、文化恋慕的情怀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形式方面表达。生:文章的标点运用很奇怪,杏花。春雨。江南。句,这三个词不用顿号反而用句号,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应该用标点却不用。这是为什么呢?师:很细心,发现文章标点运用的不同寻常。这个问题很有嚼头,我们不妨来细究一下,大家先找找文中这样的句子,看看有哪些句子句法简洁,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一生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深入浅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浅入深出"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师的"深入浅出"到学生的"浅入深出"才能达到的教与学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听听那冷雨》是诗化散文,写得很美,学生却往往找不到欣赏美的抓手。在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脉之后,课堂聚焦于文中"听雨"部分。师:第5段说,"听雨,只要不是石惊天破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下面几段中是怎样写出这种"美感"的?生:"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清脆可听。"生:王禹偁的瓦屋听雨很美。生:"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美感很强。生:把雨比喻成温柔的灰美人,听雨好像听她  相似文献   

4.
正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富有诗性气质,被称为"缪斯的延长"。在领略了《听听那冷雨》诗意语言的魅力后,让同学们在课后观看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并阅读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听听那冷雨》的主旨。师:大家看完了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以及《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了吗?生:看完了。师: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让你们看这些吗?  相似文献   

5.
正师: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中,创设了一个意象密集的美的境界。那么题目"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阅读理解。生1:不可以。因为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分析问题,很有"知人论世"的味道,言之有理。生2:这两个字字义有别:"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在文中作者用"那"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7.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给读者的眼的盛筵,耳的盛筵,更是心的盛筵。雨似一个精灵,于天地间时而轻灵柔弱,时而铿锵有力;有时她是一首忧郁的BLUES,有时却是一段即兴的HIP-HOP。若把文章比若女子,那“冷雨”必是有着双重性格,读者都是自投罗网地受其诱惑,耽溺其中,甘愿被其俘获。回思想来她有这么多的双面性……  相似文献   

8.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诗歌与散文相结合的创作主张的一次尝试,文章用高密度的“雨”的意象和富有音韵美的语言,织了一张精美的传统文化的网,让许多痴迷中国古典文化的读者欲罢不能。但此文作为教学的“选文”无论是出现在苏教版的必修教材还是粤教版的选修教材中,都令执教者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9.
何捷 《小学时代》2016,(8):14-15
你最近在写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困难倒是没有,只不过妈妈说我的作文像白开水。何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哈哈,这就是说你的作文写得太"白"了,文句描写不够生动,写的都是大白话。  相似文献   

10.
[作文题目]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月亮是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抒情意象,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明月。从举杯邀明月到海上升明月,再到千里共婵娟,月色承载了太多的人类情感。从中,我们读出了寂寞、思念、期盼、美好……那么,你在欣赏月色时又产生了哪种情愫?请围绕月色写一篇作文。要求:文题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相似文献   

11.
蔡焕杰 《师道》2012,(4):27-28
《听听那冷雨》的确是一篇美文,奇异句、精彩句比比皆是。不过.陌生化的语言也强烈地冲击甚至颠覆着学生的散文阅读习惯,疑难句成了课文学习的拦路虎。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纷纷叫苦:“老师,这篇文章到底想说什么啊?”“老师,这篇文章哪个段落都很难!”  相似文献   

12.
<正>【素材·语段】大家知道,耳朵是用来"听"的,听别人说话,听外界发生的声音,听各种音乐。但是,耳朵还会"看"呢!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鲁彦(1901—1944)有一次携妻子赴浙江普陀山旅游,住在一个比较幽静的寺院里。住所是靠海湾的楼房,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都可以领略海景。到了晚上,"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一课为高三复习课(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一课为新授课(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可能是公开课的缘故,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学生配合得有模有样。复习课中教师简单地将宾语前置的要点投影出来,演示了一番后,紧跟着就大量地投影题目让学生来练习。我发现在学生解题过程中,若没有教师的“提点”,很多题目学生是做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学界关于庄子所谓“道是无情”的误读,缺乏全面理解庄子哲学的语言逻辑基础,因此,合理地阐释庄子“有无之情”论,当属正确理解庄子哲学的一项任务。就正题而言,庄子认为“道”是“有情”的,具体表现为创生天地,这是一种形上本体论的逻辑设定;就反题而言,庄子认为“人”是“无情”的,是因为必须批判人世间的殉物观念;就合题而言,庄子认为“有无之情”的内在整合,是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敞开生命境界的一种方法。文章的结论是:庄子“有无之情”论是关于本体世界,人为世界和天地世界的综合判断和陈述,目的是完善人格的本位力量。  相似文献   

15.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经典名篇,作者以其极富密度和弹性的诗一般的语言营构了一个意蕴丰厚的“冷雨”世界。在文章的标题里,作为全文核心意象的“冷雨”,得到了醒目的凸现,给读者带来一股透心彻骨的凄凉之意,有一种直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自古迄今,写雨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但写得如此丰富细腻、情思斑驳又率真感人者,似乎并不多见。文中的“冷雨”时空交织,繁复错落。  相似文献   

16.
正《泊船瓜洲》系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如是赏析该诗:"‘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原本是一首思恋家园的乡愁诗,为何被当作政治抒情诗来解读?诚然,"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是否著一"绿"字,便春风浩荡,明月高悬?  相似文献   

17.
牛华 《语文天地》2012,(1):12-14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这个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又兼做评论和翻译工作,以此构筑成自身创作的四度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听听那冷雨》是来自海峡对岸的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化散文。在美轮美奂的绵绵春雨中。我们和余先生一起聆听着那动人的乐曲。一起欣赏那中国式的写意面面.一起感受那如歌如泣的不尽的乡愁。文中叠字的使用非常典型也恰到好处地在汉字的重重叠叠之间让我们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一位21岁时离开大陆到台湾,64岁重回故土时。“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老人那厚重的思念、绵延的苦痛、不绝的乡愁、深情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师:(神秘地)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字”,想给同学们认认,不知哪位聪明的同学认识?(边说边投影出甲骨文的“雨”字。)  相似文献   

20.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9,(11):63-64
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主题表达。对于经典散文《听听那冷雨》,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曲乡愁来读,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次心灵还乡来读。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是不是我的理解惟独看不见我自己的不理解?我看常常是这样。”超越自己的理解,并非不能做到的事情。但需要克制自我,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视角,与文本重新对话,方能实现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