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般擦""般次"都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频繁出现。经考证,"般擦""般次"意义相近,一是指少数民族对中原的贡物,二是指出使中原王朝的使节;"般次"始见于唐朝,"般擦"则是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候对"般次"的改译,两个词在文献中同时使用是由于回改不完全,实际上指同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五蠹》篇中"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的解释历来存有不同的说法,本文重新考证"寡""趣""趋"等词的词义,对这句话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青""蓝""绿"这三个颜色词联系密切。基于《说文解字》的视角,分析"青""蓝""绿"这三个颜色词的出现、词义演变及文化内涵。以《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基础,厘清"青""蓝""绿"三个颜色词的词义演变,了解这三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理解服色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地位的转变以及新兴涵义的出现,以期为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存在如下差异:"很"的组合能力强于"挺","很"的语义退化程度比"挺"更大。  相似文献   

6.
"拭""抹""擦"这三个意义相近的词活跃于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先秦两汉,常用"拭"来表示"用手拿东西擦掉人或物"这一概念。"抹""擦"萌芽于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拭"仍然呈现出一枝独秀之态。宋明以后,"抹""擦"在口语中基本能够"拭"相互角逐,到了清代以后"抹""擦"在口语中逐步取代了"拭"。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语言中,语素"神"的结合能力增强,产生了三种新用法:1.作形容词性成分,与名词性成分搭配,构成"神器""神曲""神回复"等新词;二是作副词性成分,修饰形容词性成分,构成"神萌""神囧""神烦"等新词;三是作名词性成分,构成"囧神""萌神""男神"等新词。  相似文献   

8.
一见"风流""风骚"这两个词.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风流韵事""那个女人很风骚"之类的语句,殊不知这两个词的意思都不止一个,而且绝大部分是褒义的。 先请看"风流": 1.教化流行。《汉书·叙传下》:"厥后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连词"莫说""再说""要说"等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试着归纳了其凝结成词的过程,分析了"若说""虽说""因说"等(X说1)和"莫说""再说""要说"等(X说2)结构词汇语法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拟在梳理近年来在日语学界对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语义及习得研究的研究特点与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为今后日语学界在研究格助词"で""に""を"的语义结构以及习得研究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得出在今后进行关于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习得研究上,可以使用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收集大量的口语语料进行分析,并与书面语语料进行对比,探讨口语与书面语之间三者习得顺序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整体性分析表达场所意义的格助词"で""に""を"的习得顺序以及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11.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选有《小石潭记》一文,其中"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句的注释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是"为""岩"在"作祟"。正确理解是"为"是比喻连词,"像";"岩"应为"洞穴、石窟"之意。  相似文献   

12.
"be"和"是"分别是现代英汉语里的高频词,二词的语法特征具有多面性,既具备动词的语法特性,又与典型动词有一些差异,带有其他词类的特征。该文讨论了"be"和"是"的词类范畴,并对比分析二词在句法语义方面以及作为焦点标记的相似相异之处,对于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按""照""依"在"介词+人称代词+看/说""介词+人称代词+这么看/说""介词+(理)+看/说"等三个格式中的使用进行了语料考察与分析,发现:这三个介词在这些格式中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它们的使用频率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照""按""依"进入这些格式和短语有着由高到低的自由度;"看"和"说"在这些格式中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这三个介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连接”、联结”、“链接”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某些方面的差异,不太好掌握,容易混淆。本文对“连接”、“联结”、“链接”的用法作一些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说“俗气”     
李红红 《文教资料》2021,(1):4-5,19
本文通过历时语料,梳理"俗""气"的演变过程,探讨"俗气"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发现:现代汉语中"俗气"一词,来源于同形偏正短语结构。直到清代,随着"气"虚化为词尾,才实现了"俗气"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转变,意义更侧重实语素"俗",即"鄙陋、不高雅"。  相似文献   

16.
陈明富 《天中学刊》2013,28(5):73-75
"泼"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詈词,主要形成于宋元时期。"泼"作詈词是语义逐渐引申演变的结果,其语义演变轨迹为:"弃水"义→"流动""泻出"义→"漫""满"义→"泼辣""无所顾忌""胡乱"义→"凶悍""蛮横"义→用作詈词表"卑劣""可恶"之义。"泼"作詈词,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泼"构成的合成詈词,从构词语法来看,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也有少数形容词性成分;从构词形式来看,主要有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等,其中以二字格、三字格居多。  相似文献   

17.
"三言""二拍"是明代最为重要的拟话本小说集。在这五部作品中,两位作者塑造了风姿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最有特点的一类便是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本身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表现出了明后期对女性的尊崇和女性意识的萌芽,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作者本人的性别观。虽然"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学界已是老生常谈,但尚未出现以"双性同体"为视角的研究论文。本文力图结合荣格"双性同体"理论,重新审视"三言""二拍"中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透视该类形象所体现的女性人格特征和男性人格特征,尝试为"三言""二拍"人物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即强调"活","活"中求新;体现"趣","趣"中求新;追求"动","动"中求新。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它们是比较特殊的一对词。音同义近,有时还可通用。正因为如此,有人不能正确地使用"作"与"做"。下面,我们谈一谈这两个词的异同和使用规律。"作"与"做"的共同点是:同音,都可以作动词使用,均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两词常常通用,例如,"做(作)诗""做(作)文章""叫做(作)"。但是,像"作诗""作文章""叫作"未免有点不尽其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汉英触觉词"轻""重"和"light""heavy"为例,分析汉英触觉词的通感隐喻共性和差异,探求其背后的理据。结果显示,共性基于人类相同的感受器——皮肤和相同的身体体验——触觉,而差异源于汉英之间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