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妍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沦陷区作家之一,其小说取材广泛,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六部小说集。其创作总是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女性悲惨命运的申诉。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多样纷呈。本文将雷妍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旧式乡村女性形象;另一类是新式知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对沦陷区特定环境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我们可以从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本体的审视三方面分析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女性作家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其中来自辽宁的女性作家是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在众多创作影响因素中,地域环境、女性视角与文化变迁无疑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以独特的地域性格描写白山黑水的东北黑土文学,以女性的自觉精神与母性情怀关注当代女性命运和生存环境,她们取材现实生活,将自已切身的本土生活经验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素材,真切又带有民间色彩.  相似文献   

4.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本文在简析其历史传承脉络的基础上,挖掘女性意识表层下的“淮女性”特征,着着探讨其在多重主题中的潜在状态,辨析“淮女性”主题对女性心理、命运、社会地位的关心、思考以及社会效应,并对“淮女性”特质在十七年女性创作的语言网络、叙事视角取材角度等同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雷妍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她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各色女性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女性刚刚萌动的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与厄运抗争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的长篇新作《桃之夭夭》叙述了旧艺人笑明明与其女儿郁晓秋母女两代人的悲苦命运。尽管这部作品和她的《香港的情与爱》、《长恨歌》、《富萍》等小说一样都取材于都市女性生活,然而,无论作家的创作立场还是作品的情感基调,以及人物的精神风貌等,都与过去有了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秀拉》中的夏娃虽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却是一个引人注目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说她是老一辈黑人女性在小说中的代表。在个人的意识中既有受制于时代的束缚又有不甘命运摆布的抗争,虽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其抗争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但这样的救赎之路给后来者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从两个方面探讨池莉近二十年来的小说创作特色:一方面从其取材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平民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从其创作的女性视角入手,分析其对女性自身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0.
向春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对于女性命运与生存状态的描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她对于女性命运的这种关注却又是和她不自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紧密相关的。她的笔下既有大胆追求真爱的女性形象,又有忍辱负重,充满母性伟大奉献精神的女性形象;有由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而消解矛盾、弥合人物情感的故事;更有对婚姻、爱情中男性虚伪本质的批判,这些故事的发生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透射出了向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吕雅清 《华章》2007,(12):244-244
自开始小说创作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婚姻、爱情、家庭这个中介,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其所特别关注的写作主题--关注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重在阐述作家早中期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了作家所特别关注的这一写作主题,流露出了作家鲜明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关薇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21-23,43
作为现代女性作家的代表,张爱玲的小说以独具特色的女性情感表现而蜚声文坛。其小说通过审视女性自身,挖掘其悲剧根源。同时,作家又以独特视角解构男权话语中心,进而展现浓厚的女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13.
黄蓓佳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经历了对社会的外部探索和剖析、对内在的审视和反思后,在漫长的探索道路上日趋成熟。文章沿着黄蓓佳小说创作的变化轨迹,着手对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形象及生存图景进行分析,从知识女性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探索两大方面,研究探讨黄蓓佳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方方小说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但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平民生活、爱情生活、城市怪相、警察故事、知识分子家族命运等几个方面。近年来,方方女性题材的创作倾向愈发明朗,逐渐成为作家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在这类作品中,作家深刻地表现了当下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女性内心深处的迷惘、困惑与挣扎。作家向我们展示了自在与自为两种女性的生命形式,并表现出女性对于心灵的精神家园的渴望与追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钱钟书小说研究中存在的侧重于《围城》研究和男性人物形象研究的两种倾向,从女性人物入手,对小说中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从而对钱钟书的小说创作及其女性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个世纪的女性写作中,凌叔华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女性人物群体--"高门巨族"的女性.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些女性身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融合,而凌叔华本人作为同样出身于"高门巨族"的女性,她对笔下人物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既有理性的审视,又有本能的辩护,这注定了她批判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东女作家张雅茜扎根晋南沃土,以女性为题材,发表了大量的中长篇小说,形成了一组撼人心魄的女性悲歌,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视角,引起国内文坛瞩目。其主要特点有:别具一格的文本结构,百转千回的人物命运,曲折的故事情节,充满生活情趣、生动泼辣的语言,以及对女性人物心理的深层把握,既有沉甸甸的思想,也有作家的故土情结。  相似文献   

18.
铁凝小说的女性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作家,铁凝将个人经验上升为对整个女性命运的关怀与体察,不断超越与提升着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文学境界。铁凝小说的女性书写表现为对女性身体的纯净赞美,对女性族群自我戕害的坦然承认,对母性神话的历史颠覆以及女性未来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铁凝小说女性自我的生命体认与书写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是女性化的言说,同时又是超越女性性别立场而更具普泛意义的关于人性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9.
对日本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朋友们应该都很熟悉“源氏物语”这部作品,它创作于11世纪,是一部长篇的写实体小说.这部小说的描写背景跨越了多个朝代,同时在作品中对多位女性的命运进行了描写,有人那中国的红楼梦与之比较,说两者有相似之处.因为在“源氏物语”中描写的女性也多位皇族和贵族,也有着生命轨迹的起伏变更,本文并不注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从“源氏物语”中女性的命运变化来探索日本在11世纪对女性形象的观点以及日本美学角度上女性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20.
傅军 《文教资料》2011,(34):17-18
海派作家施蛰存在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一直擅长抒写女性心理体验和妇女命运。他的小说文本明显蕴含和突出时代都市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形象.关注和表现理想女性与现实女性、传统道德与都市文化的碰撞、消解和平衡。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和人物的解析,从作家创作态度、视点。手法比较分析其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作家创作素养和背景局限分析这种意识成因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