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 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 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缩全文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2.
在上《巨人与孩子》一课时,学生提出一个源自教辅资料的问题:"为什么小男孩戏剧性地来,又戏剧性地走了?"其实我和学生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关于这个小男孩的情节不完整?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下,认为小男孩代表弱势群体,我们采用了这个结论.后来,我读到了原著《自私的巨人》,才知道小男孩是耶稣,在巨人快要死亡时,小男孩来了,他把巨人带入了天堂.但我们的编者在教材中把这个故事的结尾裁去了.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音乐教学中,欣赏占着一定的分量。凡·高的《向日葵》、八大山人的《伤心鸟》与《瞪眼鱼》,为什么有的人看了激动不已,而有人却木然?人体素描,为什么有的人能体会到其美感与艺术的圣洁,而有人却嗤之为低级趣味?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一位日本的指挥家听罢赞叹道:"这样的音乐,要跪着听!"然而,为什么有的人听了去无动于衷?这一切,都因为,在欣赏美的眼睛与耳朵背后,需要有健康、美好的灵魂,需要有一定的鉴赏目光。  相似文献   

4.
生:《金色的鱼钩》结尾一句写“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老师说这叫点晴之笔,为什么称作“点睛”呢? 师:这个说法出自一个典故。我国梁朝有位画家叫张僧繇,擅长画龙,他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都不点眼睛,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束全文呢?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不止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已习惯地认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者。这种理解,在语文学科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教师用组织与指导这一思想来控制学生。我们来看看这样的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课前,有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晏子去楚国,发生了哪三件事?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想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凭借,即以问题导读,以为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小学语文第十册《冬晚》一课的结尾:“我坐上了车,一任他送我到任何地方去。”这句话里的“他”指代有点含糊。小车夫已“径自掉头去了”,为什么还会有“严酷而怀恨的眼光”?“冲到我面前”的那个车夫,于“我”并无爱憎,决不会有  相似文献   

8.
肖文 《师道》2003,(8):51-52
“365夜”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听故事,并且把听到的故事复述下来,再用录音机录下播放给他听。我们买来《365夜》上下集和录音带,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女儿播放一集故事,她常常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睡得特别香甜。女儿最爱听的故事是《哪咤闹海》,我们就反复给她播放。她的问题也特别多:为什么乾坤圈能把龙宫搅得翻江倒海?为什么哪咤的爸爸同意把哪咤杀了?为什么……回答完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半截蜡烛》最后时,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结尾总感觉好像未完待续,为什么用这样的结尾呢?"此问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是啊,当我读到这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戛然而止,让读者有些意外。那为什么用这样简洁而又意犹未尽的结尾呢?小组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谈开了,过一会儿,小手陆陆续续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渴望和平     
我的邻居是一位上四年级的小女孩。有一天我去她家玩,看见她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语文课本。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第31课《地球万岁》。看着这篇文章,不禁让我联想到一些事情。人们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老是打来打去?为什么不珍惜和平呢?  相似文献   

11.
生:《金色的鱼钩》结尾一句写“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老师说这叫点睛之笔,为什么称作“点睛”呢? 师:这个说法出自一个典故。我国梁朝有位画家叫张僧繇,擅长画龙,他在金陵安乐寺  相似文献   

12.
课堂回放《让想象的翅膀重新飞翔》教学实录师:上次作文课,我们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突然听到敲门声"为开头,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学习了如何把故事写得曲折。课前,我印发了习作《杀手》,请大家谈谈读后感吧。生:我读不懂。这个人为什么要杀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是什么关系?小说结尾为什么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人说了一句"游戏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这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教师用书》对第13课《学棋》制定的情感目标。为了达成这一情感目标,我在本课教学的结尾安排了“学生质疑”活动,本想通过组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专心致志”这一道理的理解。不料,有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意外的问题:“那个学生上课老是走神,说明他对学棋已经没有了兴趣。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学呢?”显然,这个学生的思维突破了教师设定的范围。对这只驶离航道的船,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一文的结尾,写了谭嗣同从容就义的神态,虽寥寥数语,却深撼人心。尤其是最后“呜呼,烈矣”四字,既总结了全段之意,亦深表作者无限的悲痛与钦仰之情。如果将这段言简意赅的结尾搬上银幕,延伸开去,将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请看长影拍摄的彩色故事片《谭嗣同》的结尾的镜头: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结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  相似文献   

16.
到了夏天,知了为什么会在树上叫个不停?我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我去请教爸爸,他说这些问题可以去电脑上找一找答案。听了爸爸的话,我打开电脑,在  相似文献   

17.
<正>我有幸听了罗鸣亮老师《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的讲座,真是醍醐灌顶,原来数学教材还要这么看,数学课还要这么上。是呀,四则混合运算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加减?一年12个月中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单数月都规定为大月,而是7前单来8后双?在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为什么是四舍,为什么是五入……这一切的为什么,我们可曾让孩子明白后面的道理?在数学课上,非常重视方法的演绎与讲解,往往忽略了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在教学中也存在些许困惑.困惑于课堂教学,困惑于学生,困惑于现实.为什么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为什么学生讨厌上作文课?为什么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放不开,无话可说?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为什么会一问三不知?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强,听、读、写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小说《素芭》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小说的结尾也引起了师生们关于悲喜剧的争论。小说的结尾写道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对这个结尾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素芭被她的丈夫理解接纳,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大团圆的结局;二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社版)第四册第21课《回声》,说一只小青蛙在半圆形桥洞下听见了自己讲话的回声,这是什么原因?是否有实际可能?我们乘船到桥下为什么却听不到回声而只有共鸣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