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2年起,高考中对成语的使用进行考查。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考一个题,分值几乎都是3分。对成语的使用进行考查是从属于考纲上的"正确使用词语"这一点的。  相似文献   

2.
一、考纲解读1.考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2.考纲分析。①成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褒贬”时,有这样一段解说:…始作俑者’比喻……含贬义;‘东山再起’指……是褒义;……”  相似文献   

4.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5.
学习俄语成语是学习俄语及研究俄语语言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俄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一样,有其固定的形式和用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想要正确使用成语,就必须正确理解成语。俄语里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数量含义的成语。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取决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由颜色语素构成的成语在英汉成语中广泛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要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就必须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汉颜色语素的对比分析揭示颜色语素在中西文化里所折射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正确使用成语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成语 ,不仅要了解成语各部分的意义 ,而且要了解其整体意义 ,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 ,更不能望文生义。例如 :1 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正例 :“七七”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 ,祖国危急 ,不绝如缕。误例 :在楼间浓绿的白杨树枝叶间 ,这金色的阳光 ,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 ,不绝如缕。2 始作俑者 :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正例 :此次教科书事件 ,表明日本国内仍存在一小撮否认侵略历史的极右势力 ,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这些人 ,但日本政府也难辞其咎。误例 :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 ,相比之下 ,康…  相似文献   

8.
成语熟语     
(一)训练点正确使用成语主要考查成语的意义、用法,适用范围、对象和感情色彩等。弄清语境的意思、意向是解题的基础。对易混成语应从分析不同语素入手来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引起了我们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成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熟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此套专项训练题主要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设计的,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该用甲成语却用了跟甲成语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乙成语,导致误用。因此有必要学会辨析同义成语的技巧。下面介绍八种技巧。一.意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成语意义相同或相近,只是在意义上有轻重的不同。例如"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二者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  相似文献   

11.
"辽宁队能够在本赛季重返强势,韩德君、李晓旭、杨鸣和郭艾伦们是基础所在,哈德森为他们实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这是《体坛周报》总第2906期A02版《比分越冷,联赛越热》一文中的一句话。该句对"火上浇油"这一成语的使用,正确吗?我们先来看词典中的解释。刘占锋先生编著的《成语通检词典》(中华书局)对其释义为往燃烧的火上浇油。比  相似文献   

12.
马若宏 《现代语文》2014,(4):131-133
许多新生的四字词组充斥网络,人们将其称为"网络成语"。"网络成语"是网民为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模仿成语形式,对网络语言进行的再创造。网络成语多来自网络作品、网络流行语和典型事件;网络成语的特点是四字形式、语义隐晦和寓意凝练。网络成语满足了个性表达的需要,一出现便被高频使用。网络成语未来是沿用还是消亡,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盛夏的到来,一个使用频率很高、误用频率也很高的成语又将频频出现——这个成语就是“七月流火”。在此,笔者不惜笔墨,对这一成语的使用情况加以赘述,以期更多的人能准确理解,正确运用这一成语,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词汇中,成语是一种形象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内容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改变。一个成语除本义之外,往往还有引申义、比喻义,有的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使得成语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成语,我们应该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了解成语"背后"的知识。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不鲜见。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语简洁精辟,是汉语言的瑰宝。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选用成语,是检测考生词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从1992~2006年,每一年的高考都有对成  相似文献   

17.
选择成语使用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是近年来高考的常见题型。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高考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出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齐芳 《鸡西大学学报》2014,(5):126-127,134
"成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的固定词组。""在结构形式方面,成语结构定型的特点特别突出。"异序成语是同义成语的一种。由异序成语形成的原因出发,研究了其内部结构和使用频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在使用时的大同小异,来更好地理解成语结构的定型性。  相似文献   

19.
始作俑者     
2010年高考山东卷和全国卷Ⅰ都考查了成语“始作俑者”。那么“始作俑者”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卫视大型文化节目《成语英雄》(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播出)是一档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有深度的节目。参加拼比、争当成语英雄的,有全国各地的群众,还有外国朋友。参与者按游戏规则猜了成语之后,由"成语先生"分析解释成语、评说参与者的回答正确与否并就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密码进行解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