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影《刮痧》以"刮痧"这一东方传统医疗技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诉了一个北京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时遭遇的种种困境。本文试图以电影为栽体,深入剖析东西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多元化世界的今天,倡导如何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包容及理解,避免文化冲突,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王娜 《文教资料》2013,(36):74-75
《刮痧》是一部反映华裔家庭在美国的文化碰撞的优秀影片.这部电影描述了由于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交际失误带来的悲剧性后果.文章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结合电影当中的人文情节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跨文化交际学在文化沟通与理解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再现政治的特殊形式。文化阅读方法考察电影深层文化结构与权力机制。文章通过对电影《刮痧》的文化阅读,超越文化差异的表层结构和文化冲突的传统理解,提供一种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选择与身份政治关系的全新诠释。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身份成了漂浮的能指符号,等待主体介入才具有意义。移民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主体意识被两种文化身份所分裂;美国文化本身的纯洁性也被“文化杂烩”形式所威胁,为“惧杂症”所困扰。刮痧冲突,在文化领域是美国东方主义意识与中国“汉化”思想的对抗,对于移民个体则更是文化记忆与认同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孙桂香 《文教资料》2009,(11):56-58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同性、相融性,又有差异性、民族性.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法律制度、道德价值等各个方面.电影<刮痧>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西方各方面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孝"的不同理解而加以分析,以找出解决民族间文化冲突的方法,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6.
以许大同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在美华人,试图在所面临着的西主化的冲击下改变自己,将自己融入到它们中间,彻底改变自己的第三世界的身份。第三世界的许大同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第一世界化的挤压。像《刮痧》这样的电影正处于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第二步,它们不像第一阶段的影片那样,向西方所展现的那种“中国特色”或“东方化”还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上的揭示也是停留在展示给西方人看的立场上。到《先刮痧》,这种简单的线形判断没有了,化批判虽然淡了,但是编导对于东西方化冲突的理解加深了,那种冲突的复杂和转化体现了各种化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思佳 《文教资料》2011,(33):80-81
电影《刮痧》讲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一场司法冲突,表现了中关文化的碰撞和调和。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一文化差异的多种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关文化碰撞后最终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文化冲突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改变中外教师合作模式,转换教师角色和定位;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系统等培养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丽娜 《考试周刊》2009,(40):46-46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从跨文化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中西医、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以及流产问题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影片中矛盾冲突的根源。同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尊重彼此的文化,摒弃文化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0.
11.
卢雯  朱峰 《考试周刊》2007,(48):101-102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分析说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张午 《中文自修》2001,(4):16-16
现在的文化娱乐市场越来越让人摸不清,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东西就烧了起来,有些东西“烧”过之后云消雾散,甚至连痛苦也留不下,而有些东西烧过之后又能很长时问让人思前想后,挥之不去,《刮痧》这部电影就属于后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 ,以台湾的《喜宴》和大陆的《刮痧》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喜剧片 ,在内容表现上不仅都提升到了文化的层面 ,具体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关系的现代变奏 ,以及对中西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并且在文化这一层面上 ,《刮痧》以更朴实和更深邃的人文意味超越了《喜宴》中所表现的对中西文化冲突的无奈的审美主题。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电影《刮痧》显示了中西方文化在疾病认知、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差异,这背后体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冲突。面临当今世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国文化应该拥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胸怀,努力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同"的理想境地。  相似文献   

15.
影视欣赏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人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电影教学存在一个共同误区,认为电影是一个传授手段,利用影片教学就是放放电影,其效果十分有限。而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影片视为一个实践手段,一个自我评估手段,影片教学这个方法的效果也许不是那么有限。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播放了《刮痧》这部影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跨文化差异分析,把影片教学当作一个实践手段和评估手段,不仅解答了学生对与该课程实际意义的困惑,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里发掘跨文化交际学的经典案例,是充实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对柳宗元的《三戒》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为跨文化汉语教学及交际实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不同文化间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少事实表明,在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的误解导致了商人的无功而返、国际项目的失败甚至相关人员之间的冲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思考模式。参加国际交流的人必须熟悉此文化和彼文化的特点,才能取得成功。膨胀的民族优越感往往成为国际交流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警惕这一点,注意营造一个恰当的中介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无意识往往体现了某种不自觉的民族性,表现为观念文化系统中比较稳定和最具根本性的文化因素,即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意识,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世代传承的积淀而高度内化的结果,便成为一种心里常势和实践定规,以致在某种特定场合不假思索地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本文通过对文化无意识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刮痧>中的文化无意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由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失败在电影<刮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以<刮痧>为切入点,从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来阐释中美文化差异,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从而提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翻译对于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现已成不争的共识。半个多世纪以前翻译莎剧《奥赛罗》的四大翻译家曹未风、孙大雨、梁实秋、朱生豪对于源语的典故与形象、诅咒发誓语和称谓语的处理也体现了他们朴素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他们不拘一法,或直译,或转换意象,或中立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