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影视手段表现“象外之旨”的“潜镜头”,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即象征性、隐喻性、暗示性、替代性和省略性。  相似文献   

2.
李莎莎 《现代语文》2006,(11):89-90
“格式塔”是德“Gestalt”的音译,在德里“Gestalt”被用来表示“形状”或“形式”。我国心理学界将其意译为“完形”,含有“整合使之完形”的意思。这是一种反对单个元素的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派,强调经过主体的知觉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整体。这种对整体性的重视对我们进行诗歌鉴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诗歌在儒道释相糅合的哲学思想中展示出深邃而生动的空间观念。诗人们在对生命的体验之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理、事、情融会贯通的多雏美学向度及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4.
“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修辞技法到审美体验的过程。“兴”作为心物对应关系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传统心理结构。“兴”体现了传统诗歌文化的基本美学精神和原则,具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人在作诗的时候常常将数字运用到诗中。最常见的入诗的数字是“一”。“一”虽说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运用到诗文中,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先看元朝无名氏的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失题》: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通过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出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通俗的口头词语取胜。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  相似文献   

6.
7.
俄国19世纪伟大的天才诗人丘特切夫与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罗斯三大抒情诗人,享有世界声誉.早在1922年瞿秋白先生就将丘特切夫介绍到我国,如今其大多数的作品也都已译成中文,不过对他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仅有近20年左右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竹笛作为我国音乐史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内涵丰富,曲调优美,极具表现力。近现代以来,专业的音乐教育以西方乐教体系为主,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竹笛演奏方法、技术与技巧进行了改造,并结合新时代的音乐思想和审美观,通过竹笛演奏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表达方式。正是受到不同音乐观念的影响,人们以民族性和地域性为基础,不断创新和传承,使竹笛演奏成为一种彰显美学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庄子强调"重德而忘形"。由于"德"和"性"都源于"无",且均为"神"的一部分,所以庄子"重德而忘形"的观点,可以延伸和拓展为"重神轻形"的思想:即在艺术创作中要把握无形世界的真谛,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要把握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最根本的"道"。庄子"重神轻形"美学思想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都对后世古典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着重于物象的内在精神的表达,其中南齐名美术批评家谢赫提出的“六法”,对当代室内设计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设计师如想重新建立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室内化,需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吸取精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艺术是现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由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带有"反传统"的艺术特征,所以在理解上一直存在着它是否是对传统审美理想颠覆的疑问。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美的产生以及其内在规律的论述入手,对20世纪西方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解读、分析,提出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之路是在与传统艺术的冲突中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对美的规律不懈的探寻不是"反传统",而是艺术精神和血脉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承华 《教育文汇》2003,(8):40-41,44
《淮南子》中有一句话:“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这句话颇可玩味,其中玩味处便是那“美”与“悦”的区分。这个区分很重要,它抓住中国艺术审美的实质。“美而不可悦”,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倾向——重“悦”而轻“美”。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美主要是指空间的布置,是协调、匀称,是色彩的和谐、艳丽、漂亮,与西方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宿舍既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又是容易滋事、发生争吵与拨弄是非的源头祸水。女生宿舍的事最多,如能及时应对、正确处置与妥善化解,就能转危为安,走向正面。这关系到高校辅导员应变艺术的修炼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诗歌的“不可译性”,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关论”给诗歌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标准。以陆游词《钗头凤》译本为例,分析“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结合在汉诗英译中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音乐形式,它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意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其中,《满江红》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通过对《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曲和演唱处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意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文风和他的为人一样,是充满浓烈的个性和创新勇气的。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鲁迅都堪称独步文坛。在小说《药》中,鲁迅的这种个性化的文风依然如此鲜明地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地为小说的简洁而丰盈,凝练而峻拔的语言风格所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