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语料库的译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语言中单词的目标语译文选择问题,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难题,直接决定译文的质量。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方法,利用单词与单词的共现概率来消除多义选择歧义,应用约束传播算法同时解决句子中所有的歧义词。考虑到语料库的大小限制,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词词搭配,我们采用了较好的平滑技术,提高了语料库的覆盖率。另外,对于译文选择的统计显著性也作出了定量的分析。为解决汉译英中的英语译文选择的问题,我们利用该方法对汉语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译文选择进行消歧实验,与基于规则的方法相比准确率增加了9%  相似文献   

2.
文化缺省的存在是跨文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 ,以帮助译文读者建立语义连贯 ,从而更好地理解原语作品的内涵 ,了解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词语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民族主义、宣传、龙等。我们常常由于没有注意到这些词语的歧义而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也曾因为歧义的产生而尽量减少某些词语的使用,这样又在不经意间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陷入西方的语言陷阱。本文以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讲述民族主义这一话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在传播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产生歧义,新闻标题中产生歧义的现象很常见.笔者以近期在媒体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为例,对之综合归类,分析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新闻标题歧义的一些对策. 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类型 笔者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如从语言角度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词汇短语本身具有多义、语句存在多个构造层次、省略导致语句成分不明.  相似文献   

5.
彭建容 《大观周刊》2011,(13):26-27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最后简要地谈论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歧义,在语言学中是指同一语言片段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因为歧义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它本无所谓好坏优劣,主要看我们如何去运用。若能把握歧义的特点.妥贴地用好歧义标题,往往也能很好地增强表达效果。毛泽东同志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标题既有“告别”的意思又含有宣告以司徒雷登为代表的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这一时代“结束”的青用.往回县n田“别了”的歧义构成语义双关的典范用例。再如某报标题:(1)高倍评价佩罗尔队:“他们踢得认真高任等待“高峰”这则新闻是说球员“高峰”在1995赛季中表现不俗,受到球迷…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正常存在的现象,笔者深入分析歧义现象的内涵与外延,详尽剖析新闻语言中经常出现几类歧义现象。最后,文章讨论消除歧义的方法,对新闻撰稿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潘维 《大观周刊》2011,(14):220-220
歧义是从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种问题,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歧义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歧义也是引发幽默的主要语言手段之一。本文将主要列举一些由歧义带来的幽默与歧义出现的一些简单原因。  相似文献   

9.
1双重性质或双重结构的词组产生的歧义问题11双重性质词组引出歧义语句中,如果同一个词组从词性上来看,既可视为名词性词组,又可视为动词性词组,则易产生歧义。例1科学实践证明,应·用·数·学·有广阔的前景。“应用数学”可视为名词性词组,即为数学中的一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向最大匹配和HMM的分词消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消减分词切分歧义的模型。利用正向和逆向最大匹配方法对中文文本信息进行分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两次最大匹配的分词结果进行对比消歧,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整个过程分为歧义发现、歧义抽取、歧义消除3个过程。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地降低分词歧义引起的错误切分率。  相似文献   

11.
连贯、通顺,讲求启承转合,注意上下文的衔接。这些,都是对文学作品的一般要求。但是,对于新闻作品来说,在连贯性方面却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或者说,新闻作品可以和应该不那么严格要求连贯性,或者说,它要求的是另一种连贯。例如,我们常说的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从上下文说,它们并不总是连贯的;但也可以说它是另一种连贯——按重要性依次排列的连贯。跳笔,作为一种新闻笔法,是指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并不十分强调上下句之间、上下段之间的衔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文自动标引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诸多歧义词,导致检出的信息不切题或漏检这一问题,在论述自动标引中歧义词消除方法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将穷举法和消歧规则相结合的歧义词消除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消除歧义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要力避歧义     
有歧义的句子,时有所见。所谓歧义,即一个句子表示出两种不同的意思,使人无所适从。为了避免歧义的产生,首先要研究产生歧义的原因。然而原因又是多种多样、极为复杂的。本文仅就以下两点,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职业译员和口译教师的角度审视当前口译教材参考译文存在的问题,认为口译教材的编撰应关注口语体参考译文的设置并体现其表达的多样性.教材编者、编辑和出版机构均应调整思路,共同致力于开发具有口语体特色和多种表达方式的口译参考译文.  相似文献   

15.
国外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翻译歧义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歧义是影响跨语言信息检索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翻译歧义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目前消除这种歧义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字歧义链自动分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问题是自动分词系统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在最大匹配法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真实语料中出现的歧义现象,把可能产生歧义切分的词进行特性分类,对每类确定一组规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甘莅豪  费瑾  景楚妍 《新闻大学》2023,(10):61-75+121-122
消歧义现象不仅和语义学、信息技术学有关,也和修辞学、政治学密切相关。通过对涉“马其顿”英文条目的消歧义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维基百科全书中存在一种资源有限的数字空间。在该空间中,维基百科社群无法通过理性商谈形成共识性知识。通过考察“搜索导航空间”“页面排序空间”“地图视觉空间”中的消歧义斗争现象,本文重新反思了哈贝马斯“理想言说情景”的预设条件,并区分了维基百科知识合法化的两种空间类型。和以往从主受体符号传播、文化意识形态和技术社会学切入不同,本文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出发,为维基百科知识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蒹葭》以其优美明快的音韵,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诗经翻译的热点,译者的宠儿。本文以《蒹葭》为例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王方路教授所著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着重讨论其译文的特点:第一,白话译文,译义通俗易懂;第二,英语译文,贴切流畅。  相似文献   

19.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中译文为什么需要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写于七十多年前的这篇文章,字数不多,影响很大。我国从三十年代起先后有过多种译文,并且被收入各种版本的经典著作家论文艺的专集。但是,所有的中译文,包括我局的译文在内,在某些关键地方始终不确切,引起了一些误解。如文章标题和文  相似文献   

20.
马琎晶 《新闻世界》2010,(6):115-116
新闻编译有别于一般形式上的翻译。在新闻编译工作中,编译人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使他们不能只顾译文对原文是否忠诚,而应更多关注译文在非本土环境中能否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非本土的受众能否接受。本文探讨了新闻编译工作的影响因素、编译工作的特点、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编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