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如车祸、溺水、触电、 CO中毒、骨折、大出血、气管异物、猝死等。当我们成为目击者的时候,往往会心惊胆颤,束手无策,惟一能做的只是去打个急救电话,向医院求救。可就在你打电话的时候,也许就已经丧失了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常温下,心跳、呼吸停止 4~ 6分钟后,脑细胞就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院前急救,生死攸关。如果我们曾经受过急救训练的话,就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为入院做好充分准备。可事情往往令人遗憾,这是一个引人…  相似文献   

2.
医生和护士     
正我们生病后要去医院看病,会接触很多医生和护士。可能你会害怕医生的压舌板,会害怕护士的针头,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工作,才能让我们战胜病魔。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县都已开通了医疗专用120急救电话,120急救电话24小时有专人接听,接到急救电话,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就会立刻出发。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开机BIOS自检时出现问题非常频繁。此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提示,这其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我们掌握了BIOS错误信息的急救之道,自己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下面以我校学生机房为例,介绍BIOS常见的错误信息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4.
2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特点是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多,死亡率高,是现今颅脑损伤的重点和难点。我科自2003.10-2005.12月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20例,在对病人抢救、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急救及护理,与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对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遇到有人溺水、有人骨折、有人心跳停止、有人煤气中毒你知道怎么办吗?在学校里,时而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如果你对这些急救常识有所了解,就会为伤员争取到抢救时间,挽回他们宝贵的生命。从本期开始,我就向同学们介绍有关急诊急救方面的常识。  相似文献   

6.
现场急救不仅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就地取材,也许可助我们在灾难来临肘躲过一劫。  相似文献   

7.
结合生物学知识,开展传授现场急救知识的活动,不仅丰富活化了教材,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具体尝试。现场急救措对突然发生的疾病和出乎意料的伤害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为医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多用于溺水、煤气中毒、电击、中暑、外伤出血等意外伤害。一、心脏胸外按摩这是在学完心脏的特征之后进行的。发现病人心跳停止,应迅速将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抢救者在病人的一侧或上方,一手掌根部压在病人胸骨下半部、两乳头正中间,另一只手交…  相似文献   

8.
救护车     
如果有危重病人,我们会立刻拨打120,叫救护车。那么,救护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它与战争(war)有关。那就让我们回到11世纪吧!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有大量的士兵在战场上受伤,甚至死亡。僧侣骑士团的成员从阿拉伯及希腊医生(doctor)那里接到急救(first-aid)的指示,马上奔赴战场,成为了战场(battlefield)上第一批急救工作人员(e-mergencyworker)。他们以仁慈之心,救助双方的士兵(soldier),并把受伤者(thewounded)送到附近的营帐(nearbytent)进行进一步的治疗(treat-ment)。救护服务的理念也始于(start)在欧洲的僧侣骑士团。由于人手不够,对于…  相似文献   

9.
贾大成,从事医疗急救工作整整49年,从事及教育工作31年。被称为"中国急救育第一人"。我们一直认为,危急时刻,赛跑,越多急救的知识,越能够有效命延续。这次,关于儿童安全,除了科知识,这位拥有近50年的现场和临床验的资深专家还会告诉父母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一道例题,当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思考时,往往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当我们对这一些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入探究时,我们就会认识到,一些原来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转化得很简单.  相似文献   

11.
孩子天性好奇,不懂事又贪玩。特别是2岁左右的孩子,走路不稳,又喜爱各种模仿,一不留神,就会跌伤、撞伤,受伤后又不懂得清晰地表达自己,这让家长伤心又伤神。掌握一些外伤急救知识,当孩子运动损伤时能正确地现场处理,不仅减轻孩子的痛苦,更为医院进一步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2.
许诺 《早期教育》2006,(8):31-31
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尤其是小儿。因小儿头皮构造特殊,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形成裂伤,俗称“开瓢”。由于小儿头皮的血管十分丰富,有时一个很小的伤口也会出血不止。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首先要冷静,然后采取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宝宝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加之好奇心强,偶尔会误食一些异物。下面提供宝宝误食异物后的几种急救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应对突发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英 《教育教学论坛》2014,(35):137-138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天津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建立"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室",共同研制开发"成人止血包扎模型",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其功能可解决急救技术学习和培训需求,可满足:学生创伤技术实训教学需求;每年护理学会创伤急救技术比赛;每年全市执业医师考试外伤止血包扎考核;全科医生培训考核;为社会公众急救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因此,研发并提供充足而有效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没有危害仿真病人下操作练习,对于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有着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美国的一些医院年来来开设了诸多的幽默室为病人疗疾,幽默室一经开放,即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欢迎。一些病人的病情迅速好转,胜似“药到病除”。如此奇效显然得益于心理疗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使病人心头的苦恼、优伤和孤独得以摆脱。诸如美国开展医疗幽默室之类的,无需高昂的经济代价和高新技术的成功范例,我们也不妨“拿来”一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2010,(15):22-2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伤口流血不止、误服了有毒的食物或药品,等等。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知道如何处理吗?你懂得必要的自我保健术吗?下面试题测试的是你对急救、事故保护、减少心脏病诱发因素和家庭护理等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你一些保护身体的正确方法。请根据你的日常经验,作出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放暑假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有时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创可贴便成了常见的家庭急救用品。但创可贴不是万能贴,用对了,它可以发挥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用错了,反而会起反作用。作为常见的家庭急救用品,家长们对创可贴并不陌生。为了满足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创可贴的种类也越来越细分化了。除了我们常见的普通创可贴,市场上还出现了防水创可贴、液体创可贴、防敏型创可贴,还有专门针对孩子的儿童创可贴,看着这些各式各样的创可贴,  相似文献   

18.
皮肤冷却机     
《少年科学》2011,(5):22-22
我们常会看到,运动员在球类比赛中挫伤或拉伤时,会采取敷冰或者使用喷冰或者使用喷雾剂的方法临时“急救”。通过这种方式,会使受伤部位降温,I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和局部麻醉的效果,可以大大减轻疼痛。这款皮肤冷却机能在短短40秒内将皮肤温度冷却到60℃,避免了因敷冰袋而造成的冻伤。还等什么,快去为’你的家用急救箱配备一台吧!  相似文献   

19.
危重病急救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医学学科。对于危重病人的急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其对急救医生的素质具有极高的要求。对此,必须要落实更加科学的现代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实践。文章主要研究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们吃的水果,大部分都有医疗保健作用。如果是病人,对症有选择性地吃一些水果,对配合临床治疗、对身体的康复都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毫无选择地吃水果,不但无益,反而有损健康。假如是去探望身体不适的病人,更应该选择对病人康复有益的水果,否则会事与愿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