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交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人以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向性为理由不断改造他周围自然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文化哲学的根本旨趣,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文化的关系为内容,从而对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把握。教育交往是理解-文化融合的过程,教育交往的理想境界;人文化;教育交往往过程观,促使个体生命价值生成;教育交往的价值取向;促进和童的创造性发挥;教育交往的目的观;实现自我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以虚拟交往中使用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探讨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受网络及网络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化。因此,理解网络语言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交往作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交往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钟爱,它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道德问题,借鉴中国传统“慎独”伦理思想可以疏解当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难题.应该做到慎欲辨、慎隐微、慎言行、慎省思、慎始终。  相似文献   

4.
教学交往实践:现代教学的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交往实践是时代哲学的主题,教学交往实践具有教学主体多极性、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对立统一性、师生主体与自身客体对立统一性、社体性与教学主体间性对立统一性等特征。现代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交往实践,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交往和教学本质观,对现代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交往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教育过程中交往的缺失和异变,必须着力建构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互为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性的、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城市可以对旅游者形成巨大吸引力,是资源型旅游地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受益者。城市旅游文化是对城市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限定,在其传递过程中会由于城市文化差距的存在对旅游者产生文化排斥性和文化吸引,从而形成一个各方力量互相冲突的系统结构。基于此,在面对城市旅游交往的文化传递与冲突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修正旅游者或当地居民心中原有的文化假设,唤起对文化的再认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调动旅游者或当地居民潜意识,发展出较高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交往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关系首先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课堂文化表现为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从交往视阚观察课堂,其异质情境性、主体间性、资源开发性、文化引领性决定教师专业发展呈现自主、开放、合作以及重视文化心理、价值导向作用的趋向.现代课堂文化的变迁对教师专业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其培养机制.积极营造支持型教学管理氛围,构建合作型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现代大学的文化传承、研究、融合、创新等本质功能清晰明显,文化力在促进大学自身发展中协调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要站在时代前沿,通过文化的凝聚力,在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新型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地引领社会文化追求,积极促进社会文化体系构建,全面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28日由上海高校都市文化 E 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现代消费伦理与都市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就现代消费伦理研究中的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消费正义、奢侈品的伦理评价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0.
交往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学校应充分重视交往教育的作用,在管理中适时融入交往理念、分享交往愉悦、拓展交往空间、促进健康交往、凸显交往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交往素质,从而形成乐交往、菩交往的师生群体,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1.
12.
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教师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H中学教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基于教师自我价值保护的心理机制和个体对情境界定的能力,建构了关于家长与学生的假设和信念,同时建构了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之处。然而,这种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发展的精髓,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发扬民族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思潮,这一时期,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处于低潮期。与此同时,该阶段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为我国文明发展贡献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融入现代文明的基础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为我国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播和交流与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社会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文化内容和文化格局的新变化。具体考察和深入分析当代社会交往发展的新趋势和特征,特别是当代交往革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对于我们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保证我国文化安全,以及实现我国文化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交往是发生在教育中的师生、生生以及参与其中的所有人的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它不仅包含着知识、思想和意义的传达,更包含着对对方心理状态的体验与移情。教育交往必须建立在交往者主体性、生成性、交互性、理解性的基础之上,才能给教育以真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介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由于不能把握其未来的强势发展方向和对我们生活影响的性质,我们就不得不保持一种对先进技术的警惕和批判的精神。电子计算机与反主流文化的互动、科技与文化的互动、网际交往的文化困境、网际交往异化现象,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回族文化,回族文化的形成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但是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回族文化不断变迁,这种变迁将引导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了解回族聚居区的文化变迁,探讨其变迁的表现和影响,并对陕西商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进行了考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观照了西口回族文化的变迁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章基于对新疆多民族社会人们交往状况的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探讨多民族社会人们的交往格局和化互动。作认为新疆多民族存在形成的多元化场景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带有跨化交际的性质,在跨化交际过程中各个民族群体个人的化认同和对他化的认识对人们的社会交往具有规约性的作用,化因素是影响各个民族之间交往关系和交往程度的重要因素,国家认同和民族化认同的同构存在对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交往态度和交往实践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现实课堂中的师生交往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教师话语霸权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行动研究中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交往教学模式,重构外语课堂文化可以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生交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以达到共同理解。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育实践中,师生交往都是占据主要地位,生生交往只是作为构成教学交往的一个完整部分被提及却没有具体的、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我国的课堂上生生交往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回归其在教学交往中的应然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