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节选)。【教材分析】本节课分为"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两部分。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突出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本节课主要讲解"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文字比较少,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教材中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但似乎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于是笔者引  相似文献   

2.
倪普 《地理教育》2008,(1):27-28
本节内容主要是讲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二是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总而言之,教材的着重点是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活动”,重视依据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督促其做好调查报告或平面图绘制。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了解港口建设、汽车站和航空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理解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开展此项综合实践学习,旨在让高年级学生亲历实践,感受传递报纸到读者手上的过程。综合课程重在沟通生活,加强联系,参与实践。数学课学习了百分比等知识;生活中有做生意挣钱的印象;音乐课上学习唱过《卖报歌》;语文课学过了记叙文的写作。组织学生参与“卖报”的生活实践活动,可以实现综合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时聚落宅问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相似文献   

7.
[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工业"。[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工业概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常识,通过举例和归类,梳理基础知识,明确工业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我国工业的分布"通过图表体现工业分布的特点,通过对比京津唐工业基  相似文献   

8.
张美华 《儿童音乐》2008,(10):68-69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雪孩子》的音乐进教室,同时大屏幕播放动画片《雪孩子》。二、听赏音乐《雪花飞舞》1.导入:刚才我们看的是动画片《雪孩子》,它表现了雪孩子为救小白兔,变成了洁白的云飘向了蓝蓝的天空。你们知不知道,雪花是从哪来的? 2.雪的形成。(屏幕出示雪花的形成)教师先说: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学生接着答:我呀本是江河水,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农村学生容易接触到动物,我抓住这一潜在却容易被忽视的资源设计了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关注动物、观察动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贸的发展,加快了人员的交往,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作为教学内容。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  相似文献   

11.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略)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图片和案例的探究,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地理事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用教材中什么内容教?为什么用这些内容教?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然后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加工与改造。教师只有在学生、教材、社会这课程三要素中把学生放在首要因素去解读教材,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孙瑾 《地理教育》2011,(5):26-2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教材从人类地域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着手,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两方面阐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对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阐述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布局”则以两个基本要素之一的“线”为例,以南昆铁路为案例,阐述南昆铁路的重要性,引出影响南昆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初步了  相似文献   

15.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陆春菊 《科学教育》2007,13(4):14-16
1设计意图“真菌”是八年级生命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微生物”的内容。微生物是一大类体型微小的生物的总称。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个“巨人家族”,有的真菌个头较大,其中的一些成员对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但是要真正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生殖方式等特征对于八年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实现这个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切实地给学生留下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习空间。学习空间就是指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自主探索活动、自求积极发展的一种时空。有了这样的一个空间,学生才能充分去想象、去探索、去回味,从而发现问题和规律。然而,许多教师一直习惯于这样备课:复习、导入、新授、小结、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认识几何体,了解几何体的性质,为后面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切截作铺垫;本节是"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起始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的体现,是知识和经验的汇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来体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